第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是冲喜,却不知这喜从何来,人人心里都明镜儿似的,宁寿宫这位太后娘娘,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了。

  方朔嗯了声,李元衡忙追着问了句:“还有一个多月便是除夕了,过了除夕,咱们万岁爷便要筹备着登基大典。”

  李元衡打量着方朔的脸色,见他不可置否的样子,忍不住大着胆子多问了一句:“恕奴才斗胆,请教一下方公公,瀛台这位该怎么着,到底是废帝的皇后,今上的嫡亲皇嫂。您给句话,好让奴才心里有个谱儿。”

  这话却是犯了大大的忌讳,方朔的脸旋即便沉了下来:“李元衡,你也是宫里的老人儿了,这点规矩都忘了?”

  方朔长年累月沉着脸,脸上不见笑模样,可人人也知道,只有活儿干得好,他不会平白的让你吃瓜落儿,今儿这么说显然是真的恼了,李元衡立刻不敢怠慢,抬手给了自己两耳光:“是奴才多嘴了。”在宫里的时候久了,知道有些事耍小聪明是不成的,巴掌实打实地落在皮肉上,听着就让人头皮发紧。

  “行了,此事出你口入我耳,往后再提就是掉脑袋,”方朔懒得看他张嘴,他抬起眼看着外头昏昏暗暗的天色,和偶尔惊飞的几只寒鸦,眼瞧着便是黄昏了,不多时就该到紫禁城掌灯的时辰了。他收回目光,淡淡地说,“废帝的皇后又如何?皇上的皇嫂又如何?只告诉你一句,皇上没说动她,那就谁也不能动。”

  出了内务府的门,外头的雨还在下,方朔撑着油纸伞走在悠长而静的青石砖路上,皂鞋和砖路摩擦的声音不疾不徐。他听着雨珠子一下又一下细细密密地打在伞面上,眼里半分表情都没有。方朔在宫里头待了二十年了,知道从内务府到乾西五所要走一刻钟,以他的步子,分毫都不差。

  新帝现在便住在乾西三所,三所是后来改的名,叫崇政殿,这是皇上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面阔五间,两头接了廊庑。明间燃着灯,有善站在次间外头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主子爷在里头看折子。方朔点了点头,挑开帘子便走了进去。

  绿釉雁颈灯上头的火苗被外头的风吹得狠狠晃了一下,萧恪顿住手腕,立在一旁的庆节拿着白铜滴水罐往朱砂里头滴了几滴水。庆节和有善一同年岁,是方朔的徒弟。

  “回主子爷的话,内务府那边都备好了。”

  “嗯。”

  这一板一眼的答对,在崇政殿里头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众人皆习以为常,习惯了主子寡淡薄情的性子,只要老实把差事办好,日子就不会难过。

  立在边上的有善今年不过十五,管方朔叫一声干爹,他看了一眼方朔的脸色,才试探着说:“主子爷,宁寿宫那边酉时末的时候递来话儿,说是太后醒了,想见见主子。”

  萧恪把手上的那本折子写完,把笔撂在掐丝珐琅云龙纹的笔架上,庆节机灵,忙跑出去传肩舆。萧恪沉默地走到门口,细密的雨打在汉白玉丹壁上,檐下的八角琉璃宫灯透出雾蒙蒙的光。

  不远处的龙凤御路石上淌着水珠子,汇成小股,流进踏跺边上的绣墩草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