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家虽不再理睬此事,但因玉家如今也算有些势力名声,玉容更是因其容貌俊美而引得许多女子芳心暗许。此事就即刻成为街口巷尾的传扬开,虽然玉容与张家姑娘并未定亲,但张家姑娘在玉家几乎撞死,玉容却不加以理睬,在些女儿心中实在太过冷漠,渐渐玉容的名声就败坏下来,成了个女儿家眼中的负心寡情之人。而张家女儿因处境可怜,得了许多人怜恤,在她被家人劝着从庵堂回家后,就立即择了门好亲事,很快出嫁。

  但在旁人口中沦为负心寡情之人的玉容丝毫不在意这些说法,听得有说书人将此事编成故事,还会去听上一回,顺手抄了些旁的有趣故事回宫讲给石青瑜听。

  如今玉容甚至都不知道他之前为什么有那么多顾虑,只要他不与石青瑜在一起,玉家就不会受损。只要他一个人喜欢着石青瑜就好了,即便没有结果又怎么样?他只要守在石青瑜身边做个护卫,时时能看到她,保护着她的安全,把他们的命系在一处,可听到她说“喜欢玉小郎在身边”的话,他就心满意足。

  ☆、第78章 逆书

  至九月,石青瑜安排闵清训导的宫女匠人画师们已准备随公主远嫁北蛮。于他们离开京城的前一天,石青瑜亲自去看了那些宫女、匠人、画师。他们都很年轻,但目光坚定,近三百人看到石青瑜,就立即跪下。他们已知道他们将去北蛮做什么,将给这个国家带来省么。

  石青瑜也随之跪下,双手捧起身边宫女递过来的酒杯,高高举起,隐者哭意,哽咽说道:“诸君此去,可换我大顺十年安稳,妾跪谢诸君。”

  说罢,石青瑜饮尽杯中酒,对这些将去北蛮的人深深一拜。

  此时,这些人中才隐约传来些哭声,他们都知道此一去怕是再难回京,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被人记得,史书上可能都不会有他们的痕迹。他们忍住泪,拿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

  石青瑜并没有对这些人再说其他的话,但她长久的跪拜,已证她的心志。

  和亲队伍离京当天,京城突降大雨,身着太后服制的石青瑜仍将和亲队伍送出城门。石青瑜眯眼看着隔着雨帘的和亲队伍远去,看着闵清回身对她遥遥一拜,石青瑜略低下了头,盯着被飘进车的雨滴打湿的手背,然后把双手搭在一起,冷声吩咐:“回宫。”

  凤辇即起,石青瑜坐在车内闭了双眼,靠在垫子上。这队和亲人马,加上护卫近千人,也许只闵清一个能够回来。这一步棋,她上辈子从未走过,有利也有弊,利处自是有可能借由这些分化北蛮各部落,从而遏制北蛮。但弊处也是怕这些人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为北蛮所用,或是这些人成为闵清的势力。而因这次和亲,她也会让一些激进主战的学子对她失望。

  她不是不敢对北蛮打上一仗,可她上辈子已承受了因怒起兵的结果,如今朝堂不稳,北蛮周围势力不明,她不想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再兴兵事。即便要与北蛮打上一仗,最起码也要等到她登基,稳定朝纲之后。

  和亲的礼乐声越来越远,石青瑜亦到了皇宫。到了皇宫,当石青瑜走下凤辇的时候,雨已停下。石青瑜慢慢走回殿中,换了衣服,才翻看着奏折,看到放在最上面的奏折就是石锐的案子处置结果,给石锐判得是于闹市斩首。石青瑜拿起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轻轻笑了起来,判了斩首倒是不奇怪,但是判得是于闹市斩首,那里面就有意味了。

  虽然石锐于石青瑜关系并不亲密,且还有何氏做下的恶事传扬,但无法改变石锐是石青瑜同父兄弟的事实。石锐若是在闹市被判斩刑,那石青瑜与石家的关联将会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即便石锐作恶许多,怕是也要有人因此判决议论石青瑜冷漠无情。而她若是改判,许会生出许多变故来。

  石青瑜想了一下,就只将奏折放到一边,暂且搁置,她要用此事好生看看如今朝堂上到底有什么人是真正站在她这一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