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着,石青瑜落下泪来,明行立即安慰了几句,但肃王明炎却只皱着眉头,不言语。

  石青瑜将二人表现看在眼里,擦了下眼泪,说道:“先帝有宏愿,愿夺士族权势分于宗亲各位,但形势险峻,未能成行。反而在士族的逼迫下,日渐……唉,如今皇上登基,也该还权于明氏宗族。这天下是明家的,为何明家的子孙不得享用。甚至还要仰仗士族鼻息?眼看着许多明氏宗亲甚至连爵位都没有,哀家看着实在心痛。”

  说到这处,明行与明炎都看向石青瑜。石青瑜微垂下眼帘,说道:“今日哀家在朝堂之上,见众臣争论不休,想到四个政令,请二位听听是否可行?”

  石青瑜说着,小心翼翼的看了明行与明炎一眼,才深吸一口气,说道:“一是对明氏宗亲们进行封爵,将未有爵位的宗亲们都封为邑大夫,而其他未有爵位的宗亲,应该提一等爵位。如有像肃王这般德高望重之人,又无爵位可再提,也立下爵位世袭罔替的政令,保后人安稳。”

  石青瑜说完,肃王明炎终于拱手说道:“臣谢太后为明家宗亲如此着想。”

  随后明行也拱手致谢,石青瑜无奈苦笑道:“二是为士族编史做序,以稳士族势力。先帝曾说过,只有士族能灭绝士族,为保明家江山不受动摇,只能先示好以稳江山。”

  明行与明炎都知道如今明家形势险峻,而且他们本就对士族存有崇拜与畏惧,对石青瑜这个意见,只皱眉点头。

  明行咳了几声,深吸了口气问道:“太后还有另外两个政令。”

  石青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第三个政令不过是若要为士族编史做序,需要学子编书。哀家想将三年一次的科举,改成一年一次,寻些有学之士。第四个政令是减少民众赋税。”

  明炎听到这里,皱了眉头:“若是用寒门学子编写士族家史,怕是不妥。而户部向来是仲姓官员所管辖的部门,太后想要减少赋税,是有慈心,但怕是仲家不会应允。且如今国库空虚,若是此事减少赋税,怕是国家难以支撑。”

  石青瑜恍然大悟般瞪大了一下眼睛,点头赞道:“还是肃王想得周全,减少赋税一事是该暂缓。不过先帝曾困于无人可用。将来皇帝还需人才,也该为皇上都储备些可用之人。所以,还请将三年一次的科举改成一年,肃王,您看是否可行?”

  肃王明炎听后,连忙拱手说道:“太后思虑深远,自是可行。”

  说完,明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用力的睁了下眼睛,困倦得再无法支撑,不得不起身对石青瑜躬身告辞,随后明行也起身告退。

  石青瑜在明炎与明行走后,抬眼盯着他们曾做过的位置,慢慢浮起了一丝笑容。

  石青瑜提出的三个政令,对各方都有利处,各方都未有异议。只有几个仲姓官员,在家主仲平的逼迫下,提出了异议。但是他们勉强提出的几个驳斥理由,都无法成立,他们自身的态度也不愿意仅仅是为了敌对石青瑜而故意反对她,提出的驳斥意见呗驳回后,他们也就不再言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