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祯沉默起来,一瞬的心念摇动中,也开始疑惑自己的步伐是否走得太过急躁。思索良久,方道:“母后既如此反对,朕也不能执意而为。大司马一位是朕顾虑欠妥,朕会另封郗彦为中书令。”

  沈太后又蹙了蹙眉,正待言语,萧祯轻轻摇头,叹息道:“母后,这是朕的底线了。无论郗氏先祖曾经对沈氏做过什么,峤之与阿彦,被扯入那样的波澜中,却是何其无辜?”

  沈太后望了萧祯一眼,至此刻,吊在心头一口气才渐渐落回腹中,适才的滔天怒火也慢慢平息,转过身在榻上坐下,问道:“哀家一直以为你会让郗彦学他祖父一般,以徐州为基经营郗氏家业,为何--”

  “朕以为母后能明白,”萧祯不紧不慢地打断她,“时隔九年,北府兵仍对旧主忠诚不二,郗氏在徐州的势力根深蒂固,外封郗彦只怕迟早会被有心人利用,给朝廷徒添不少麻烦。除此之外,朕也担心他和夭绍新婚后会因种种理由滞留邺都,由此被架空了权柄,倒空负他一身才学。”

  沈太后不由深看一眼萧祯,似从未认识般,将他的眉眼重新打量。

  “陛下决心已定,哀家也不再多说,只不过,有件巧合哀家却不得不提醒你,”沈太后语重心长地道,“先前北朝为独孤氏平反之后,独孤尚正领北朝中书令,却不过半年,就反了司马氏……”

  她的言下深意,萧祯自然领悟,笑道:“那是司马氏容不下独孤氏,鲜卑不得不反,我萧氏正可引以为鉴。”

  沈太后再望了会萧祯,目色变幻,似喜非喜,似哀非哀,最终却露出了由衷微笑:“陛下的确长大了。”

  萧祯深深一揖:“儿子不孝,已近不惑之年,才得母后一句长大,此前三十余年,让母后操心太久了。”

  沈太后精疲力尽地道:“哀家无悔。”

  萧祯告别出来,留萧少陵在承庆宫继续陪伴沈太后,领着许远转往文昭殿时,廊檐下望见夭绍正跪在栏杆旁煮着药汤。移步走过去,看着那一边摇着羽扇、一面心不在焉地望着夜空的少女,萧祯俯眸微笑:“小夭,自你回宫后,太后精神好了许多,看来你比仙丹妙药还要灵。朕要多谢你,你要什么赏赐?”

  夭绍转过头,欠身道:“谢陛下夸奖,这是夭绍该做的,不求赏赐。”

  萧祯早知她会这样说,也不勉强,不胜闲暇地凭栏而立。廊檐下沟渠深深,水流之际携来清凉微风,萧祯神思开朗,看着远处青黛沉沉的山色,感慨道:“去年这个时候,朕还昏睡榻上,万事不晓。今年却眼望殷桓覆灭、西征大胜,满朝文武同心用力,举国升平……朕真觉得是恍如重生。”

  夭绍微笑道:“东朝能有今日之盛,全赖陛下是圣明的君主。”

  此话随风入耳,听得萧祯满怀舒爽、受用不已,欣慰道:“你和你母亲一般,总是很会说话令朕开心。二十九日郗彦和少卿得胜回朝,朕要率文武百官前往采石矶相迎,到时朕带你同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