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源(1 / 6)
那个老人听不懂那个孩子在说什么,标准的普通话传进他的耳朵就自动变成了叽里咕噜的鸟语。就像他也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爷爷每天到底在想什么一样。
两个人之间的沟通永远是无解。
江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理了一下男孩儿被拽歪了的领子,然后就两手空空地折返了。毕竟在那个场景下,他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江声踩在石子路上,坑洼的斜坡让他走得有些气喘吁吁。可是思绪却还是止不住地停留在那个挂着牌子的村口。
那两个对峙着的身影,和谁也不会主动低头的气愤与委屈。
说实话,他在现实当老师的那两年,最害怕的事情也是学生家长来找茬。
那些家长总是有自己的一套处世逻辑:要么是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判,事实都得维护;要么就是老师说孩子在学校状态还行,他们却不停地对着老师反向倒苦水。
例如孩子在家总是不学习,一有空就打游戏;又比如孩子在家里不听话,总是和家长顶嘴。
甚至有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总的来说,就是自己管不了了,希望老师帮他管教。
而江声遇上这种场面也只能无语凝噎。
在他看来,学习全靠老师一手抓这种话,是他待在学校那么多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也曾经有一个家长找上门来问罪,质问他自己家的孩子为什么语文只能考五十几分,质问他上课的时候究竟在干什么。
江声觉得冤枉,但是又不愿意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上,只能委婉地实话实说:“他的文言基础比较薄弱,作文写得也还有待进步。”没把话说得太过分,想给他留些薄面。
那个家长却骂骂咧咧地指责江声不负责,然后又把枪口转向了自己孩子。她说:“你现在不学习,以后你想干什么?去工地上搬砖吗?还是在家里养猪?”
孩子脸红脖子粗地回:“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欢学习,也学不进去。”
↑返回顶部↑
两个人之间的沟通永远是无解。
江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理了一下男孩儿被拽歪了的领子,然后就两手空空地折返了。毕竟在那个场景下,他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江声踩在石子路上,坑洼的斜坡让他走得有些气喘吁吁。可是思绪却还是止不住地停留在那个挂着牌子的村口。
那两个对峙着的身影,和谁也不会主动低头的气愤与委屈。
说实话,他在现实当老师的那两年,最害怕的事情也是学生家长来找茬。
那些家长总是有自己的一套处世逻辑:要么是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判,事实都得维护;要么就是老师说孩子在学校状态还行,他们却不停地对着老师反向倒苦水。
例如孩子在家总是不学习,一有空就打游戏;又比如孩子在家里不听话,总是和家长顶嘴。
甚至有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总的来说,就是自己管不了了,希望老师帮他管教。
而江声遇上这种场面也只能无语凝噎。
在他看来,学习全靠老师一手抓这种话,是他待在学校那么多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也曾经有一个家长找上门来问罪,质问他自己家的孩子为什么语文只能考五十几分,质问他上课的时候究竟在干什么。
江声觉得冤枉,但是又不愿意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上,只能委婉地实话实说:“他的文言基础比较薄弱,作文写得也还有待进步。”没把话说得太过分,想给他留些薄面。
那个家长却骂骂咧咧地指责江声不负责,然后又把枪口转向了自己孩子。她说:“你现在不学习,以后你想干什么?去工地上搬砖吗?还是在家里养猪?”
孩子脸红脖子粗地回:“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欢学习,也学不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