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1 / 6)
王太后的话一出口,中军帐中原已尴尬的气氛,倏然凝滞。
谢檀面色微窘,盯了王太后一眼,清了清喉咙,嗫嚅道:“已经和离了……”
在建议王太后与顾仲遥结盟之时,她就已经将自己和顾仲遥和离的事情、告诉给了王太后,否则依着王太后的性格,搞不好就直接把她当作了筹码来利用。
可在场的大部分卫国朝臣并不清楚谢檀的身份,只以为她是萧孚身边受宠的女官,眼下听太后突然说出“夫君”二字,都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但反应最为强烈的,却是萧孚。
他扭头骤然望向谢檀,全然忘了眼前正事,睁大的桃花眼中溢着不可置信的惊喜,“你跟顾仲遥……已经和离了?”
这下众人的心里更是炸得飞沙走石,一片缭乱。
就连统领千军的齐峤齐大将军,也默默在心里掰着手指,计算着从表妹到和离妻子间的骤变顺序……
谢檀脑门处掉落无数道黑线。
眼看已经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骑虎难下,还不如赶紧把注意中心转移回正事上。
“那个……太后既让我说,那我便说说想法。”
她视线轻扫四下,唯独避开了顾仲遥的方向,“我对燕门关以西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也曾看过舆图,知晓那边的山川地形与中原相差甚大,所以可想而知,卫国得到那片领土后的短短二十年内,在并不熟悉当地水土风俗的情况下,治理起来肯定有些艰难吧?”
顿了一顿,见无人反驳,又继续道:“眼下割让领土,在我看来,最大的矛盾并不在出让的那块领土本身,而是如今陛下刚刚登基,若是立刻就割让大片国土,必定会失掉民众的尊敬,将来重返邺都城就更加困难。”
曹光启等人纷纷颌首,皆表露出赞同之意。
谢檀添了几分自信,继续思考着斟酌说道:“但西边的北延故土、与大卫的邺都城相比,孰轻孰重,想必诸位都很清楚。如果只能二选其一的话,相信没有人愿意放弃重回邺都的机会。”
↑返回顶部↑
谢檀面色微窘,盯了王太后一眼,清了清喉咙,嗫嚅道:“已经和离了……”
在建议王太后与顾仲遥结盟之时,她就已经将自己和顾仲遥和离的事情、告诉给了王太后,否则依着王太后的性格,搞不好就直接把她当作了筹码来利用。
可在场的大部分卫国朝臣并不清楚谢檀的身份,只以为她是萧孚身边受宠的女官,眼下听太后突然说出“夫君”二字,都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但反应最为强烈的,却是萧孚。
他扭头骤然望向谢檀,全然忘了眼前正事,睁大的桃花眼中溢着不可置信的惊喜,“你跟顾仲遥……已经和离了?”
这下众人的心里更是炸得飞沙走石,一片缭乱。
就连统领千军的齐峤齐大将军,也默默在心里掰着手指,计算着从表妹到和离妻子间的骤变顺序……
谢檀脑门处掉落无数道黑线。
眼看已经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骑虎难下,还不如赶紧把注意中心转移回正事上。
“那个……太后既让我说,那我便说说想法。”
她视线轻扫四下,唯独避开了顾仲遥的方向,“我对燕门关以西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也曾看过舆图,知晓那边的山川地形与中原相差甚大,所以可想而知,卫国得到那片领土后的短短二十年内,在并不熟悉当地水土风俗的情况下,治理起来肯定有些艰难吧?”
顿了一顿,见无人反驳,又继续道:“眼下割让领土,在我看来,最大的矛盾并不在出让的那块领土本身,而是如今陛下刚刚登基,若是立刻就割让大片国土,必定会失掉民众的尊敬,将来重返邺都城就更加困难。”
曹光启等人纷纷颌首,皆表露出赞同之意。
谢檀添了几分自信,继续思考着斟酌说道:“但西边的北延故土、与大卫的邺都城相比,孰轻孰重,想必诸位都很清楚。如果只能二选其一的话,相信没有人愿意放弃重回邺都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