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非衣他们边走边想心事,只是这心事大多跟苏苏有关。

  “洋飞,干吗和着倬倬去整她,有什么意思。沈非衣不高兴地说。“逗逗她挺好玩的,你看,她那天……。”洋飞正嚼着黄瓜,说不下去了。“好了,这次算了,没下回。”沈非衣还是无法释怀,这回被整得够呛。“表哥,你真是好眼光,这女孩儿聪明却不张狂,知道该认输时就低头。”赵倬赞道。“是啊,她的确是机灵得很。”沈非衣也乐开了怀。“有什么好的,不过是一小娃娃,不过那让我老实待着那女孩子可真漂亮。”洋飞说。“你是欠骂。”赵倬哈哈大笑。沈非衣也跟他们笑成一团。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已被苏丹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人’不知还笑不笑的出来。

  苏苏经过两天的休养生息,又荣光焕发的回到了学校。“各位好,我回来了。”苏丹高兴地跟同学们打招呼。教室的人们松了口气,可算恢复正常了,不鬼吼鬼叫了。

  “无惊无险,又到11点,二姐,打饭去。”苏丹拉着孟延向食堂冲去。“我最爱吃的就是柿子炒鸡蛋。”孟延说。

  “柿子?树上结的柿子,够怪的,是地方特色菜?”苏丹有点蒙,“一切不成汤啦,怎么炒?”

  “挑不太熟的”

  “你不怕涩啊?”

  “放点糖呗。”

  “有法吃吗?”

  “好吃着呐,咱们食堂就有,你没吃过吗?”孟延也很惊讶。“是吗?”苏苏觉得不可置信。等到食堂孟延一指,苏丹一看,这道特色菜就是_西红柿炒鸡蛋。

  ☆、第八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过“柿子”事件,苏丹觉得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好好研究。于是整天跟老大研究诗词歌赋,以下就是她研究的成果。

  “秋季鸭肉香喷喷,南风学子欲断魂,借问烤鸭何处买,牧童遥指全聚德。”{这是因为听说秋天的烤鸭最好吃而作的诗}。“弃我去者,宫爆鸡丁不可留,乱我心者,糖醋里脊多烦悠,长风万里送醉蟹,对此可以吃个够。”“吃饱喝足后,再来赚点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小六啊,你这诗非把李白他们气死不可。”王艳显然不太欣赏。切,文学造诣不在一水平线上就是难以沟通,噢,苏丹突然恍然大悟,这就是传说中的代沟。心里有了计较,忙问老五“诗可否,有古风乎?”这回该是俞伯牙碰上钟子期……。。嘿嘿,还没陶醉完,就听老五说“感想吗,倒是有,不过就俩字,不说也罢。”“说吧,五姐,事无不可对人言。”苏苏正在兴头上,哪可能放过柯敏,俩字,是真棒还是绝了。老五接着说“这两字吗……。。”苏苏伸长了耳朵“是造孽。”“啊,啊,”苏丹终于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哎,自古多情空遗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苏苏摇头晃脑,一派文人作风。“小六,行了,别悲春伤秋啦,咱们没那闲工夫。”杨晓梅提醒道。“别忘了英语角的事。”“啊,对了。”苏丹惨叫一声,差点把正事儿忘了。要是搞砸了锅,后果不堪设想,可不是一个惨字了得。

  急急忙忙跟杨晓梅冲出门去筹办英语角,找场地,请老师,拉同学,作宣传,定时间,真真忙了个天昏地暗。折腾了一个礼拜才算小俱成效。这一个礼拜,苏丹可真是“比狗睡得晚,比鸡起得早,比猪吃得多,比驴干得也多。”“沈非衣这地主老财,狗汉奸,他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苏丹痛斥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敌人。“他吃人不吐骨头。”老大无奈地说“六啊,你骂了一个早晨了,不累啊|隔壁的都往咱这儿看,以为这是解放前的中美合作所哪。”苏丹感慨道“老大,我算是知道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痛苦,我党我军的功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