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柴徵蛮好地开了个头,他媳妇就把话题带歪了。

  不知道谁先反应过来,有一个人起头,跪下道:“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毕竟一个温文尔雅如文士的君王和一个不着调的皇后搭配是他们大周独有的。

  柴徵站起来看着跪了一地的举子道:“都平身吧!这些日子朕与皇后一直在聊刚才咱们说的这些话,最后我们俩觉得归根到底,是一个“民”字,民为重,君为轻。这是对君王而言。对于武将而言,他做的事情,不是在守护君王,而是守护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子民。作为相公来说,他要做的是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折桂楼有一面墙,上面给人提字,边上的案几上放着笔墨,柴徵上前拿起笔,蘸墨写下第一个字“民”,边上写下的是,上头一个“君”,下面是“将相”二字,行程了一个三角关系。

  柴徵对着赵澜说道:“阿澜,你来说!”

  “官家写下的着几个字的意思是,选出良将和良相来补足君王的不足,君王与将相共同致力于人民。这是陛下对于未来大周的期许与构想。”赵澜指着这几个字说道。

  帝后驾临折桂楼并且在那里题字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汴京,每一个上京的举子都去揣摩那几个字的意思,都知道这是本届春闱的题目的核心。

  赵澜问柴徵:“你这么把题目透露给天下的举子合适吗?万一要是有人请人捉刀写了文章背熟练了,再进考场,岂不是等于舞弊?”

  “可以跟这个核心要义相关,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范围缩小,论的点不一样,不就行了。在春闱前讨论效果要比春闱之后,讨论的效果好很多。”

  在这一届的春闱爆出了众多对后世有影响的人物,包含的改革派的章邯,再现诗词光辉的大家杜嵋,以及后来弃文从武成为大周海军奠基人的刘敬。

  第122章

  十年之后, 正值壮年的金国国主退位,让位给自己二十七岁的儿子完颜睿。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金国被大周夺取了十六州开始就收缩了战线,把心思放在了稳定国内上,不再扩张国土。

  这些年没有了国土的扩张,通过和大周以及高丽等邻国的贸易,整个国家开始慢慢地复苏。

  完颜兀著带着朵雅一起踏上了去周国之路,赵澜说反正他已经退位了,也没什么事可以做了,要不要一起去苏杭喝杯茶。

  进入大周地界就有军队开始护送金国太上皇和太后的车队,到了运河换了船, 跟随了柴徵夫妻南巡的船队,船队并非是帝后出巡的规制, 只是看上去像是汴京城的大户人家出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