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6 / 7)
宁州之事好似阴云笼罩在侯府上空,等裴婠命石竹打听宋嘉彦有无参加春闱之时,却已得知宋嘉彦拜在了当朝大儒林慕跖门下,已入贡院科考。
裴婠有些惊讶,前世的宋嘉彦乃是在科考之后才成了林慕跖的学生,显然,这辈子这件事也提前了,裴婠心中生出不祥的预感,就在她担忧宋嘉彦如前世那般中进士之时,一道石破天惊的圣旨打破了京城表面的平静。
建安帝下旨曰:长宁军统帅裴敬原用人失察,有通敌之嫌,令皇城司千户戚同舟收缴其帅印虎符,不日押解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该来的总是要来。
第70章 困斗
圣旨一下,举国皆惊,刚放下心来的裴婠亦没料到通敌之罪还是落在了裴敬原身上,然而和前世不同的是,裴敬原只是以疑罪之身被押解回京,一切皆有转机。
长乐候府内,元氏着急的一夜没合眼,此刻面容憔悴灰败,而裴琰虽然暂时未受影响,可流言传的满城风雨,人人都在说长乐候府要失势了。
只有裴婠显出不同寻常的镇定,“母亲,圣旨虽然下了,却只是说父亲有通敌之嫌,并未定罪,您不必太过担心,等父亲回京,朝廷一定会给父亲一个公道。”
裴婠心中并没有底,然而和前世的境况比起来实在是好了太多。
前世裴敬原被收缴帅印时,已被扣上了通敌大罪,后来更是毫无喊冤的余地,构陷的罪证齐全,再加上裴敬原对屠城之祸颇为自责,甚至还未上奏不平便病倒了,后来重刑之下,向来体魄康健的他没撑多久便在天牢之中病亡。
如今裴敬原虽然还是被收缴帅印,可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此番只是屠村,出事之时做为统帅的裴敬原亦不在军中,无论如何追责,都罪不至死。
裴琰看着镇定从容的妹妹只觉惭愧,当日裴敬原刚离京之时他过分乐观,而圣旨刚下之时,他甚至慌得六神无主,相比之下,倒是裴婠镇定的多。
裴婠见裴琰亦是一脸焦虑之色,便道:“哥哥的职位还在,足以证明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几日哥哥多打探消息,切莫出错,等父亲回来,哥哥为父亲平冤。”
前世裴敬原出事,裴琰早已战死,整个长乐候府无人为裴敬原奔走,可这辈子却不同,裴琰虽然职位不高,却到底是侯府世子,京中与裴家有关的故旧还给他三分薄面。
裴琰叹气,“我明白,只是好端端的,父亲至多用人失察,怎也会被牵扯道通敌上去?”
↑返回顶部↑
裴婠有些惊讶,前世的宋嘉彦乃是在科考之后才成了林慕跖的学生,显然,这辈子这件事也提前了,裴婠心中生出不祥的预感,就在她担忧宋嘉彦如前世那般中进士之时,一道石破天惊的圣旨打破了京城表面的平静。
建安帝下旨曰:长宁军统帅裴敬原用人失察,有通敌之嫌,令皇城司千户戚同舟收缴其帅印虎符,不日押解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该来的总是要来。
第70章 困斗
圣旨一下,举国皆惊,刚放下心来的裴婠亦没料到通敌之罪还是落在了裴敬原身上,然而和前世不同的是,裴敬原只是以疑罪之身被押解回京,一切皆有转机。
长乐候府内,元氏着急的一夜没合眼,此刻面容憔悴灰败,而裴琰虽然暂时未受影响,可流言传的满城风雨,人人都在说长乐候府要失势了。
只有裴婠显出不同寻常的镇定,“母亲,圣旨虽然下了,却只是说父亲有通敌之嫌,并未定罪,您不必太过担心,等父亲回京,朝廷一定会给父亲一个公道。”
裴婠心中并没有底,然而和前世的境况比起来实在是好了太多。
前世裴敬原被收缴帅印时,已被扣上了通敌大罪,后来更是毫无喊冤的余地,构陷的罪证齐全,再加上裴敬原对屠城之祸颇为自责,甚至还未上奏不平便病倒了,后来重刑之下,向来体魄康健的他没撑多久便在天牢之中病亡。
如今裴敬原虽然还是被收缴帅印,可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此番只是屠村,出事之时做为统帅的裴敬原亦不在军中,无论如何追责,都罪不至死。
裴琰看着镇定从容的妹妹只觉惭愧,当日裴敬原刚离京之时他过分乐观,而圣旨刚下之时,他甚至慌得六神无主,相比之下,倒是裴婠镇定的多。
裴婠见裴琰亦是一脸焦虑之色,便道:“哥哥的职位还在,足以证明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几日哥哥多打探消息,切莫出错,等父亲回来,哥哥为父亲平冤。”
前世裴敬原出事,裴琰早已战死,整个长乐候府无人为裴敬原奔走,可这辈子却不同,裴琰虽然职位不高,却到底是侯府世子,京中与裴家有关的故旧还给他三分薄面。
裴琰叹气,“我明白,只是好端端的,父亲至多用人失察,怎也会被牵扯道通敌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