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桓一上殿便大呼冤枉。

  “皇上,臣冤枉!臣冤枉啊!便是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刺杀殿下啊。这是误会!”他紧盯着齐北斋,仿佛是看着自己最后的希望。

  “皇上,外头那些都是谗言,旁人不信臣,您也不信臣吗?”

  殿内一片死寂,齐北斋静静地看着齐桓,并不表态。

  但其实,心知肚明之人,又岂会听不出齐桓话外之音?

  当年,齐北斋明知老俞王才是有异心之人。可是战场之上,誉王浴血奋战,大军受重创,再难承受更多的战事,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齐北斋,连登上皇位都是靠着太后筹谋相助,少年帝王,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所以当俞王假意带军营救,暗中设计誉王府,将其诛灭,还要将勾结外贼的罪名扣在俞王的头上,齐北斋仍是只能抱着安抚老俞王,不在这时候将其逼急了,再掀战乱,胡乱断了这桩案子。

  多年来,太后没少为此耿耿于怀。

  可是齐北斋知道,即便再选一次,他未必会坚定的查下去。因为那时的他真的怕了战乱,他只想尽快平息战事,如果俞王能从此次事件中真的痛改前非,再也不生异心,他可以原谅。毕竟继续追究下去,誉王一门也不会活过来,而他还要担上再掀战乱的风险。

  只是不想,这一包庇,便是多年,包庇的如今的齐桓仍然觉得,齐北斋会容忍他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齐北斋沉默许久,才说:“太子,众人都在,你将当日的事情仔细的说一说。”

  齐佑宗面色沉稳的对着齐北斋一拜,往前迈了一步:“正如诸位大人所知,孤此次出巡并未声张,俞王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孤的行踪,于途中刺杀,万幸有信国公府与武安侯府权利相护,又有秦泽秦大人与蜀州丁氏及时援救,这才脱了险境。俞王手下暗卫死侍,皆已擒获,其亲信经审问,也道出了俞王之谋划,今日孤与父皇请诸位大人来,是希望能尽快解决此事,不要再多添无谓的枝节。”

  齐佑宗一字一顿,说的清清楚楚,在场之人也将话里话外的意思听得清清楚楚。

  齐桓此次刺杀储君的罪名没跑了。与此同时,太子希望尽快结案,而不是再节外生枝。

  旁人都听明白了,齐桓又如何听不明白?他猛地瞪向齐北斋:“皇上要治臣的罪?”

  齐北斋没说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