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6 / 7)
姜琨一个箭步上前,将梁尚扶起,他抿唇:“我还要嘉奖公纪查我所缺之功。”
他眯了眯眼,声音已经转冷。
有些东西不说犹自可,一旦注意上就疑心顿生,更何况是一直心存提防的姜琨?
“这么些年过去,我险些忘了,我父亲是极重他的。”
长子嫡孙。
姜钦是嫡长房所出的嫡长子,自幼又聪明伶俐,老侯爷从小的看重可想而知?
这种看重一直持续到重病中得悉丧子,才被姜琨取而代之。
犹记得当年丧报一到,老侯爷当场吐血,和姜琨抱头痛哭,哀哭过后才勉强撑起精神,亲自书写奏折快马送往京城,报丧及重新请封世子。
那时老侯爷重病哀痛,又得紧着在咽气前将青州军政二务移交到次子手里,根本就忘了姜钦。也就是封世子的圣旨到了,他一口气泄了,临终前一刻见了人才想起,遂把孩子招过来交到次子手里,让姜琨好好抚养成人,勿教长子香火断绝。
如今回忆起,姜琨心头一凛,会不会是父亲刻意为之?目的就是削减他心中的戒备。
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这是有效的。需知兄长刚去世时,他还时不时犹豫是否要斩草除根,但随着时间渐过,这念头渐轻。
到最后,他跪在父亲病榻前,当着一众青州文武臣属的面,握着姜钦的手立下重誓。他遂彻底把那念头打消了,也就是不知事的五岁孩子罢了,兄长意外身故的事很顺利,若姜钦再死了,反而可能引发质疑。
于是改了主意,用姜钦刷出了一个厚待长兄遗孤的美名。
想到这里,姜琨笑了,笑过后叹:“我不如父亲多矣。”
安抚住他,兼顾了青州基业,同时保存了姜钦的性命并让他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最优质的教育,不至于被养歪了成为纨绔。
↑返回顶部↑
他眯了眯眼,声音已经转冷。
有些东西不说犹自可,一旦注意上就疑心顿生,更何况是一直心存提防的姜琨?
“这么些年过去,我险些忘了,我父亲是极重他的。”
长子嫡孙。
姜钦是嫡长房所出的嫡长子,自幼又聪明伶俐,老侯爷从小的看重可想而知?
这种看重一直持续到重病中得悉丧子,才被姜琨取而代之。
犹记得当年丧报一到,老侯爷当场吐血,和姜琨抱头痛哭,哀哭过后才勉强撑起精神,亲自书写奏折快马送往京城,报丧及重新请封世子。
那时老侯爷重病哀痛,又得紧着在咽气前将青州军政二务移交到次子手里,根本就忘了姜钦。也就是封世子的圣旨到了,他一口气泄了,临终前一刻见了人才想起,遂把孩子招过来交到次子手里,让姜琨好好抚养成人,勿教长子香火断绝。
如今回忆起,姜琨心头一凛,会不会是父亲刻意为之?目的就是削减他心中的戒备。
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这是有效的。需知兄长刚去世时,他还时不时犹豫是否要斩草除根,但随着时间渐过,这念头渐轻。
到最后,他跪在父亲病榻前,当着一众青州文武臣属的面,握着姜钦的手立下重誓。他遂彻底把那念头打消了,也就是不知事的五岁孩子罢了,兄长意外身故的事很顺利,若姜钦再死了,反而可能引发质疑。
于是改了主意,用姜钦刷出了一个厚待长兄遗孤的美名。
想到这里,姜琨笑了,笑过后叹:“我不如父亲多矣。”
安抚住他,兼顾了青州基业,同时保存了姜钦的性命并让他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最优质的教育,不至于被养歪了成为纨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