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济道:“张岱已动,冀州又是其掌久控属地,不宜按部就班攻城;固守石邑也不妥。”

  现在情况和去年不同,久守必失,长困必弊,张济建议:“我们应当屯兵定陵渡口、扶阳山、冶平,互为犄角,又与石邑首尾呼应,固守待攻。”

  太行山东麓,地势复杂,其中石邑往东往南,有三处要隘。定陵渡口乃定水重要渡口,扼守则断绝河间军自东北方向分兵突袭的可能性;扶阳山和冶平则是东南二方向的大军必经之地,筑垒固守,可阻挡河间大军的正面进攻。

  得援后的张岱号称五十万大军,虽据己方判断这里头有些水分,但实际应也有将近四十五万,在对方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张济认为该固守要地,稳站伺机再攻。

  这和卫桓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颔首:“文尚说的是。”

  应战方案定下,卫桓立即下令分兵,刘振率五万兵马奔赴定陵渡口,而陆延则领十万兵马筑寨守扶阳山,而他本人领徐乾贺拔拓等将率主力于冶平。

  令下,立即发兵,石邑城门大开,大军出,潮水般往三个方向急涌而去。

  ……

  与此同时,十万青州军一路急行抵达冀州,已堪堪与张岱汇合。

  张岱大笑出迎,“陈将军许久未见,得汝等相助,大敌必克!”

  又看姜钦和姜铄:“二位贤侄一路辛劳,快快进来!”

  一番寒暄,迎入中帐,十万青州军安置已提前准备妥当,因而忙而不乱。

  梁尚与众人笑语互相见礼,又朝姜铄拱了拱手:“二公子。”

  姜铄不敢托大,忙拱手回了一礼:“梁先生。”

  他笑道:“我得父亲委任为将,如今在军中,只有昭武将军姜铄,并无二公子,梁先生称我仲明就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