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4 / 7)
乾元帝有幸观摩几次,眼皮子一阵乱跳,搂紧了自己粉嫩贤淑的皇后,心里却在暗暗替北静郡王担忧,这女人一旦恼怒发飙,北静郡王爷该是何等惨烈的下场啊。
幸亏当初自己没有被群臣左右,一招乾坤大挪移,那这个女人嫁祸给了北王府啊。
女子书院通过考试,招收首批学子十二名,其中三位却是公主,宗室贵女占了六名,分别是英亲王府小郡主,熙郡王府小郡主,东南西北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再有果郡王府世子嫡长女。
余下三名女学生则是出自外戚之家,一位便是迎春的侄女儿,凤姐的女儿巧姐儿,大名是迎春所赐,名唤贾萱。一个是太后娘家孙女儿甄瑶。再一个则是英亲王妃娘家侄女儿谢清韵。
这个阵仗,若非知道内情,还道是迎春歧视清流了,实则,拿到报名册子之后,迎春才知道,当初自己对于士大夫的认识太肤浅了。
那些科班出身的清流,很乐意在金銮殿上奉承皇帝,事后却不一定拿出家里的女儿孙女儿来奉承自己这个在他们眼里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且喜标新立异的皇后娘娘。估计当初称赞自己为一代贤后也不是那么真心实意了。
不过,迎春并不气恼,她会事实证明,自己这个贤后名副其实,自己所提倡的女学将会名垂千古,利在千秋。
迎春且不会让那些眼高于顶的清流看笑话,更不会让女学流产。
是故,八名祭酒以身作则,负责家中与亲眷,迎春负责自己家里的公主与娘家侄女儿。
随后,迎春扬手丢出一系列赏赐。
四大郡王府小郡主虽然号称小郡主,实则并未正式册封,一般要等到出嫁前夕,朝廷才会正式册封,迎春则把这个恩赐提前了,在开学典礼之上,乾元帝一溜排除十二道明黄圣旨,三位公主,以及英亲王府熙郡王府的有封号的小郡主赏赐郡主双俸,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则是提前册封赐号,三位外戚家里小姑娘一起赐封县主封号。
一溜圣旨念下来,与会观礼的宗亲与清流们俱皆色变。一众观望,等着看笑话的宗亲后悔极了,嫉妒半死,若是早些把家里女孩儿送了来,最少也能赐封县主啊。
清流们则暗暗惊心,坏事了,皇帝老子生气了。
乾元帝倒是没生气,不过在心里鄙视这些吃自己的饭,吃饱骂娘的老东西。对于那些消极对抗皇后的宗亲,乾元帝也在心里记了一笔,一般求着自己要钱要爵位要官职,一边却对自己阳奉阴违,跟着那些清流瞎胡闹,跟谁走,找谁要饭去吧!
就在总是与清贵们后悔莫及之时,女子学院院长迎春皇后笑盈盈起身致词了。
↑返回顶部↑
幸亏当初自己没有被群臣左右,一招乾坤大挪移,那这个女人嫁祸给了北王府啊。
女子书院通过考试,招收首批学子十二名,其中三位却是公主,宗室贵女占了六名,分别是英亲王府小郡主,熙郡王府小郡主,东南西北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再有果郡王府世子嫡长女。
余下三名女学生则是出自外戚之家,一位便是迎春的侄女儿,凤姐的女儿巧姐儿,大名是迎春所赐,名唤贾萱。一个是太后娘家孙女儿甄瑶。再一个则是英亲王妃娘家侄女儿谢清韵。
这个阵仗,若非知道内情,还道是迎春歧视清流了,实则,拿到报名册子之后,迎春才知道,当初自己对于士大夫的认识太肤浅了。
那些科班出身的清流,很乐意在金銮殿上奉承皇帝,事后却不一定拿出家里的女儿孙女儿来奉承自己这个在他们眼里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且喜标新立异的皇后娘娘。估计当初称赞自己为一代贤后也不是那么真心实意了。
不过,迎春并不气恼,她会事实证明,自己这个贤后名副其实,自己所提倡的女学将会名垂千古,利在千秋。
迎春且不会让那些眼高于顶的清流看笑话,更不会让女学流产。
是故,八名祭酒以身作则,负责家中与亲眷,迎春负责自己家里的公主与娘家侄女儿。
随后,迎春扬手丢出一系列赏赐。
四大郡王府小郡主虽然号称小郡主,实则并未正式册封,一般要等到出嫁前夕,朝廷才会正式册封,迎春则把这个恩赐提前了,在开学典礼之上,乾元帝一溜排除十二道明黄圣旨,三位公主,以及英亲王府熙郡王府的有封号的小郡主赏赐郡主双俸,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则是提前册封赐号,三位外戚家里小姑娘一起赐封县主封号。
一溜圣旨念下来,与会观礼的宗亲与清流们俱皆色变。一众观望,等着看笑话的宗亲后悔极了,嫉妒半死,若是早些把家里女孩儿送了来,最少也能赐封县主啊。
清流们则暗暗惊心,坏事了,皇帝老子生气了。
乾元帝倒是没生气,不过在心里鄙视这些吃自己的饭,吃饱骂娘的老东西。对于那些消极对抗皇后的宗亲,乾元帝也在心里记了一笔,一般求着自己要钱要爵位要官职,一边却对自己阳奉阴违,跟着那些清流瞎胡闹,跟谁走,找谁要饭去吧!
就在总是与清贵们后悔莫及之时,女子学院院长迎春皇后笑盈盈起身致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