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70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表妹王月嘛,听从了罗成的建议,那时候罗成给她转正后,又分配了单人职工楼房给她。她没结婚,那时候对象都没有,罗成也只能给她分一个单人房。

  而有了工作和住房,加上罗成告诫的一些事情。她要是把工作让出去,让给还是镇里的家人,就罗成给她分的房子,以后也不可能一个人住了。让出去的工作,能把别人转正农转非就不错了,不可能再给别人又额外分房子的。

  那么以后王月的命运会如何,回镇里,户籍不在镇里或者农村里,干活不给你算工分。留在城里,没工作,而且是让出去工作的,街道办了解这样的情况,连一些扫地的零散工都不会给你安排。

  嫁人,人家农村人嫁到城里,还能找到零散的活,缝补东西,帮单位干点杂活挣个几块钱。而她这样的,街道办是一点照顾都没有。除了一个吃商品粮的身份,注定是一个挣不到钱的人,起码在没改革开放之前会是如此。

  所以王月反抗了,毕竟在城里也生活几年了,见识也不是当年在乡镇里的小丫头了。要孝心,她有,没结婚之前,每个月都保证给十块钱到家里,而且节假日和过年她也会买东西。出嫁后,依然表示最少会给五块钱家里,要是找的对象不同意,她就不跟人家处就是了。

  而这样多年了,小雨说就因为每个月给娘家五块钱的事情,王月没少跟她丈夫和那边的人闹。

  这话是没有错,当年处对象说每个月都会给娘家人寄钱。那时候也有人答应,答应的还不少。比较王月是正式工了,一个月有三十多,少五块钱也没什么。何况王月还有分的自己住房。

  说是单人楼房,但夫妻两人住的话,根本没有问题。王月的条件算很优秀了,但找对象结婚后,头几年没啥,可随着自己有小孩出生,一开始一个,后来两个了。家里负担开始重了,王月的丈夫就开始有意见了,或者说之前就有意见,没爆发而已。

  而爆发出来后,王月家的日子就不怎么安宁了。虽然五块钱的孝敬娘家钱一直没断,但这事一年总能吵上几次。特别是第三个小孩又出生了,更是吵个不停。

  这年头哪有一个女儿这样孝敬娘家的,要是她没有哥哥和弟弟,这还是说的过去。可她是有弟弟的呀,养老又不用王月负责。家里现在有三个小孩了,还没个月给父母五块钱,这就有些过分了。

  就因为这事,后来王月又怀上了,都把小孩给打掉了。而这几年提倡计划生育,王月更是直接去上环了。

  第337章 探望

  表亲,走动还有来往,不走动,过年能见一面就算不错了。

  像表妹王月,出嫁了,她那边的小孩基本跟罗成这边就没什么亲了。首先王月就已经不姓罗了,能跟罗成这边有来往,那是因为她妈妈是罗成的姑姑。

  但王月再嫁人,她小孩连王都不姓了。可以说除了王月本人,其他人扯上亲,连远房二字都难算上。算远房亲戚,那是父亲,甚至爷爷或者更高的长辈,都是属于罗姓的人,才能算远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