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刚愎自用张置使(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建议张浚依托陕西的地形,发挥陕西军山地作战的优势继续和金军周旋,但是他却将陕西军都撤入四川,将陕西拱手让给金人。

  当然,陕西处于金、夏夹击的姿态下,确实是很难防守的。

  富平败后,人心惶惶,许多动摇分子投向金国,造成了陕西军的全面败退。

  战后张浚将刘锡免职,又下令斩赵哲,但赵哲不服,据理力争。

  张浚将气都撒在他身上,将赵哲绑起来用用铁棍打烂嘴,然后处斩。

  赵哲这位当过浙东提点刑狱的官员,千里迢迢来到陕西,虽然失职,但在抗辩的情况下没有经过正当的司法程序就被上司处斩,也属草率之举。

  赵哲在战斗中的突然消失,确实有很大的疑问,但从他被斩后的议论来看,张浚的处理确实造成了一桩冤案。

  而为了平息人愤,张浚表扬了泾原军的突出表现,并以此居功于曲端。

  但此时曲端已经不是泾原军的统帅首领,而是边远地方一个团练使。

  生性强硬的曲端,只知道效忠国家,勇猛杀敌,却很少注意和研究人际关系;因之恃才傲物,几乎得罪了身边所有的人。

  当初正是曲端图谋杀死节制使王庶,才使张浚来到陕西的。

  张浚既然处置了富平战败后的几员大将,自然就不会放过曲端。

  可给曲端罗列什么罪名呢?吴玠在手掌心写了“曲端必反”四个大字。

  张浚幡然悔悟,想起此前就有人状告曲端写过反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这诗有严重的影射高宗赵构之嫌疑。

  反诗 谋反 曲端在位时提拔的一些泾原军旧部投降金军等等罪名,使张浚下定决心对曲端采取措施;将其投入大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