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办事处的猫腻(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廖培诚笑了笑,“怎么可能不知道,分成的人可不止我们炎州的领导,当地的主要领导也有,你想想,要是你们丰台县的领导不同意,当时怎么可能批准200亩地呢。”

  杨定有些懵了,省云飞亲自拍板的项目,难道他也参与其中,暗说他没必要这么做呀,他可是京城市的四小少之一。

  当时严崇喜便告诉杨定,汴江省姓省的人不多,所以杨定便仔细查了查,汴江省的十大富商,其中一个便姓省,而且是之前还曾经是名职务不低的领导,团省委书记。

  这个人有着大好的前程,最近却下海经商,总之杨定感觉他是一个奇人,按岁数来推理,这个姓省的是省云飞的父亲,可能性很高。

  杨定知道,团委向来是干部的摇篮,没有清白、显赫的身世,是不可能到团委当领导,团省委书记说明了这人的父亲更是身居高位。

  省云飞的父亲果真是此人,那么省云飞不应该差这些钱,现在他的父亲可是全省的十大富商之一。

  但杨定相信,省云飞可不是什么好心人,看上去一派清高,他不可能无利起早的。

  杨定很想问廖培诚是不是也要分到好处,每一个地方的办事处都这么操作,他得到的钱可不少。

  汪正东是什么样的人,杨定已经有所了解,廖培诚作为汪正东的嫡系,肯定不会是个贪官,虽然在政府里工作,或多或少会弄湿“鞋子”,不过这么大的金额,杨定真不愿意接受廖培诚是个巨贪的现实。

  有些话杨定也不想问出来,怕伤了和气。

  算了吧,管他贪不贪,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杨定说道,“廖书记,原来如此呀,不过你们炎州还真是胆子,别的地方可不敢这么干。”

  廖培诚无奈摇头,“说句不好听的,有些高材生考上了咱们炎州的公务员,不到半年就要离开50%的人,最后50%里,大部分也会在两年内离开,有关系的就转到别的地区任职,没关系的,要么辞职,要么忍丰,我们炎州的收入比你们想象中的还要低,而且工作条件十分辛苦,眼下哪里去找讲奉献的年轻人。”

  就连廖培诚都想过离开这里,更何况是普通的工作人员。

  杨定安慰起来,“廖书记,其实越是这样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我为木总当介绍人,也是想三联社可以更好的发展,炎州的机会很大,不管是投资还是从政的人,省里各项政策对你们来讲都可以不完全执行,这便是省里最大的扶持,对不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