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晴天霹雳(2 / 5)
省政府门户网站虽说设有省长信箱,不过省长和副省长可没时间看里边儿的留言。
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分送给问题涉及的市州和部门进行处理,最后将结果在网上进行回复。
谭亮“帮”杨定发的这篇文章,几个工作人员实在找不到应该分送给谁来处理,向政府办公厅分管副秘书长汇报以后,副秘书长找上了汪正东。
作为分管商务、信息建设、农林渔业的副省长,汪正东要是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便可以请示省长李延江,因为省长信箱向来是有应必答,有诉必回,有建议必表明政府立场。
汪正东在办公室里快速阅读起来,不过速度越放越慢,要不是副秘书长就站在一旁,他可能会拍案叫绝,这篇文章的字眼虽然尖锐,不过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
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关键不是怎么查怎么反,而是怎么转变政府职能,缩小领导个人权力,把每一级政府,都建设成为一个大的便民社区。
其实这些事情领导们都不知道吗,只是治标和治本,治标是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怎么来治本。
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不知道,拿这次省里的整风反腐来讲,汪正东知道,这就是在治标,治标只是一个铺垫,因为现在的大环境还不够成熟,远远没有到可以立刻治本的那一步。
汪正东认为,这作者有些太直接了,有这种想法不是什么坏事儿,但从侧面来看,不是否决了全省正在进行了纪律整顿吗,让政府进行改革,让纪委做的事情成为败笔,这得得罪多少领导呀。
汪正东是爱才之人,难得遇上一个有志之人,汪正东问道,“这名作者,有他联系方式吗。”
副秘书长回答道,“没留,不过好像是实名,汪省长,您看最后右下角,那里有他的名字。”
汪正东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看右下角的一串小字:丰台县三桥镇杨定。
杨定!
三桥镇杨定!
汪正东回想起在锦州市企业家座谈会时召见杨定的情景,这小子可真不让人省心呀,事情不是坏事儿,但做法太冒昧了。
↑返回顶部↑
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分送给问题涉及的市州和部门进行处理,最后将结果在网上进行回复。
谭亮“帮”杨定发的这篇文章,几个工作人员实在找不到应该分送给谁来处理,向政府办公厅分管副秘书长汇报以后,副秘书长找上了汪正东。
作为分管商务、信息建设、农林渔业的副省长,汪正东要是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便可以请示省长李延江,因为省长信箱向来是有应必答,有诉必回,有建议必表明政府立场。
汪正东在办公室里快速阅读起来,不过速度越放越慢,要不是副秘书长就站在一旁,他可能会拍案叫绝,这篇文章的字眼虽然尖锐,不过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
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关键不是怎么查怎么反,而是怎么转变政府职能,缩小领导个人权力,把每一级政府,都建设成为一个大的便民社区。
其实这些事情领导们都不知道吗,只是治标和治本,治标是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怎么来治本。
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不知道,拿这次省里的整风反腐来讲,汪正东知道,这就是在治标,治标只是一个铺垫,因为现在的大环境还不够成熟,远远没有到可以立刻治本的那一步。
汪正东认为,这作者有些太直接了,有这种想法不是什么坏事儿,但从侧面来看,不是否决了全省正在进行了纪律整顿吗,让政府进行改革,让纪委做的事情成为败笔,这得得罪多少领导呀。
汪正东是爱才之人,难得遇上一个有志之人,汪正东问道,“这名作者,有他联系方式吗。”
副秘书长回答道,“没留,不过好像是实名,汪省长,您看最后右下角,那里有他的名字。”
汪正东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看右下角的一串小字:丰台县三桥镇杨定。
杨定!
三桥镇杨定!
汪正东回想起在锦州市企业家座谈会时召见杨定的情景,这小子可真不让人省心呀,事情不是坏事儿,但做法太冒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