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3 / 3)
过了年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就不信刘金玉在娘家呆的时间长了,刘家多两张嘴吃饭,王黑妞真能忍下去?何况,就算田宁砸了刘金玉的嫁妆,这件事也不能往外说,当天怎么说还是那回事,要不然田宁就别想找个好婆家,名声都坏了。
田爱民啊了一声:“那不会有事儿吧?”
“亲娘伺候她能有啥事儿?亲娘伺候不好,咱家更伺候不好。”
这事就这么拍板定论,田爱民一缩头,直接回房睡觉去了。
初四是个大晴天,村里各家各户门前大路的雪都给扫干净,来往的路能通行,串门走亲戚的人又多了起来。
饶是如此,田家大闺女田爱红也是到初六才来回娘家,她长得很像李凤英,加上嫁得好,在家里有面子,午饭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有她带回来的年礼和塞的私房钱,田宁第一次见李凤英这么高兴。
原文里,田宁结婚后和家里的关系还不错,远香近臭,闺女出了门,李凤英跟延后分泌了母爱似的,母女俩相处融洽,加上日子越过越好,往日的龌龊渐渐被人遗忘。
其实端看眼前就知道了,这就是李凤英对闺女的诉求,出嫁后能给家里带来福利,那就是娇客,再计较苛刻就不是聪明人了。
田宁和田爱红不亲,俩人差的年岁大,田爱红至多问一句:“小宁该出门儿了,有看好的人家没?要不我回去问问谁家有合适的,离我近点也能互相照顾。”
田宁闭口不言,当个害羞姑娘,田爱红说的都是无用信息,只是表达自己对娘家操心罢了。
李凤英则模棱两可的说:“正说着呢,才见了两次面,走完亲戚再说吧。”
田爱红就不再问了。
等人走了,邻居于大娘来串门,羡慕的不行:“你们家有两个闺女真是享福啊,都孝顺,等以后老了,一人给你端一碗,你都够吃的。”
李凤英爱面子,故作不在意的笑道:“咱能享她们多少福?只要她们自己能过好,记着咱们应爹娘的苦心就行,你们家巧真今年就出门儿,你不愁没人给你带烧鸡。” ↑返回顶部↑
田爱民啊了一声:“那不会有事儿吧?”
“亲娘伺候她能有啥事儿?亲娘伺候不好,咱家更伺候不好。”
这事就这么拍板定论,田爱民一缩头,直接回房睡觉去了。
初四是个大晴天,村里各家各户门前大路的雪都给扫干净,来往的路能通行,串门走亲戚的人又多了起来。
饶是如此,田家大闺女田爱红也是到初六才来回娘家,她长得很像李凤英,加上嫁得好,在家里有面子,午饭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有她带回来的年礼和塞的私房钱,田宁第一次见李凤英这么高兴。
原文里,田宁结婚后和家里的关系还不错,远香近臭,闺女出了门,李凤英跟延后分泌了母爱似的,母女俩相处融洽,加上日子越过越好,往日的龌龊渐渐被人遗忘。
其实端看眼前就知道了,这就是李凤英对闺女的诉求,出嫁后能给家里带来福利,那就是娇客,再计较苛刻就不是聪明人了。
田宁和田爱红不亲,俩人差的年岁大,田爱红至多问一句:“小宁该出门儿了,有看好的人家没?要不我回去问问谁家有合适的,离我近点也能互相照顾。”
田宁闭口不言,当个害羞姑娘,田爱红说的都是无用信息,只是表达自己对娘家操心罢了。
李凤英则模棱两可的说:“正说着呢,才见了两次面,走完亲戚再说吧。”
田爱红就不再问了。
等人走了,邻居于大娘来串门,羡慕的不行:“你们家有两个闺女真是享福啊,都孝顺,等以后老了,一人给你端一碗,你都够吃的。”
李凤英爱面子,故作不在意的笑道:“咱能享她们多少福?只要她们自己能过好,记着咱们应爹娘的苦心就行,你们家巧真今年就出门儿,你不愁没人给你带烧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