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4 / 7)
毛氏却是不屑道:“就这几个破篮子的花送给齐老夫人?”
破篮子?秦家人都看向了毛氏,便是秦有富的嘴角也抽动起来,气得不轻,这可是他这几日费尽心思编织出来的,这些竹篮子瞧着虽是竹子编织,可是却是栩栩如生,完全按着老四媳妇所说的形状来的。
毛氏没想口急的一句话得罪全部人,她的脸刷的一下变白,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着知县府上什么没有,怎么可能收篮子的花呢。”
于书燕哪会不知道毛氏的意思,却是说道:“知县夫人身为儿媳妇,提着几篮子花回去,给不能出门赏花的老夫人,又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来齐老夫人会很受用,必会高兴,齐老夫人一高兴,那知县大人自然也就高兴了。”
俞氏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毛氏却是不相信,“要采些花谁不会,指不定那府中的妾室也想到了这一点。”
毛氏可没忘记那知县府上的贵妾也挺能耐的,当初还将她们婆媳晾在院里半日,害她们上了当。
“所以我才让爹编织出来的篮子,你们瞧瞧,这底下明明有两层,下一层放营养土,上一层便插花,根据花篮的形状,咱们选择好看的梅花采下插上,权贵中闺阁女子多会插花的手艺,想来大嫂学过规矩,必定也懂的吧。”
于书燕看着毛氏,毛氏却是脸红了,听说过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可是他们秦家也没有这个条件真的去操作一遍,再说她学的规矩是要听得懂人家谈的是什么,又不是真的做,毛氏哪知道。
不仅如此,便是俞氏也只跟着那刘婆子身边时听到过,这会儿听到老四媳妇说起,一时间也为难了,心头颇有些不喜,他们庄户出身,哪会这些,想来老四媳妇也不知道,却偏生搞出这些花篮来,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于书燕却轻松的说道:“哦,原来大嫂没学啊,那算了,反正咱们都不懂,便是知县夫人是京城贵女她懂啊,我们帮着知县夫人采摘,到时夫人还能在场上露出一手,亲自为婆母做的花篮,孝心可见一斑,想来各位贵夫人都会赞赏的。”
俞氏一听,这一下倒是不得不赞叹老四媳妇的能耐了,她竟然能想到这一招来,这可谓是谁都不得罪,却谁都交好了,想来知县夫人也不会再为难他们的。
毛氏听后却还没有明白里头的机锋,还要再辩解,却是被俞氏制止了,“老大媳妇不懂便不要插嘴,回房休息去,我且与老四媳妇细说一番。”
于是俞氏带着于书燕进入堂前。
外头众人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这女子之间不仅学会琴棋书画还得学会雅意,秦有富只觉得这些权贵女眷在家没事干,尽干一些所谓文雅的事,还不如他家妻子数十年如一日掌着家,多自在。
一家人站在廊下也太凉了些,便也跟着纷纷入了堂房,毛氏站在廊下却是进退两难,婆母叫她回去休息,瞧着四弟妹是越来越得婆母欢心,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将来指不定四弟妹都要取代她跟在婆母的身边了。
↑返回顶部↑
破篮子?秦家人都看向了毛氏,便是秦有富的嘴角也抽动起来,气得不轻,这可是他这几日费尽心思编织出来的,这些竹篮子瞧着虽是竹子编织,可是却是栩栩如生,完全按着老四媳妇所说的形状来的。
毛氏没想口急的一句话得罪全部人,她的脸刷的一下变白,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着知县府上什么没有,怎么可能收篮子的花呢。”
于书燕哪会不知道毛氏的意思,却是说道:“知县夫人身为儿媳妇,提着几篮子花回去,给不能出门赏花的老夫人,又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来齐老夫人会很受用,必会高兴,齐老夫人一高兴,那知县大人自然也就高兴了。”
俞氏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毛氏却是不相信,“要采些花谁不会,指不定那府中的妾室也想到了这一点。”
毛氏可没忘记那知县府上的贵妾也挺能耐的,当初还将她们婆媳晾在院里半日,害她们上了当。
“所以我才让爹编织出来的篮子,你们瞧瞧,这底下明明有两层,下一层放营养土,上一层便插花,根据花篮的形状,咱们选择好看的梅花采下插上,权贵中闺阁女子多会插花的手艺,想来大嫂学过规矩,必定也懂的吧。”
于书燕看着毛氏,毛氏却是脸红了,听说过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可是他们秦家也没有这个条件真的去操作一遍,再说她学的规矩是要听得懂人家谈的是什么,又不是真的做,毛氏哪知道。
不仅如此,便是俞氏也只跟着那刘婆子身边时听到过,这会儿听到老四媳妇说起,一时间也为难了,心头颇有些不喜,他们庄户出身,哪会这些,想来老四媳妇也不知道,却偏生搞出这些花篮来,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于书燕却轻松的说道:“哦,原来大嫂没学啊,那算了,反正咱们都不懂,便是知县夫人是京城贵女她懂啊,我们帮着知县夫人采摘,到时夫人还能在场上露出一手,亲自为婆母做的花篮,孝心可见一斑,想来各位贵夫人都会赞赏的。”
俞氏一听,这一下倒是不得不赞叹老四媳妇的能耐了,她竟然能想到这一招来,这可谓是谁都不得罪,却谁都交好了,想来知县夫人也不会再为难他们的。
毛氏听后却还没有明白里头的机锋,还要再辩解,却是被俞氏制止了,“老大媳妇不懂便不要插嘴,回房休息去,我且与老四媳妇细说一番。”
于是俞氏带着于书燕进入堂前。
外头众人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这女子之间不仅学会琴棋书画还得学会雅意,秦有富只觉得这些权贵女眷在家没事干,尽干一些所谓文雅的事,还不如他家妻子数十年如一日掌着家,多自在。
一家人站在廊下也太凉了些,便也跟着纷纷入了堂房,毛氏站在廊下却是进退两难,婆母叫她回去休息,瞧着四弟妹是越来越得婆母欢心,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将来指不定四弟妹都要取代她跟在婆母的身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