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4 / 7)
“那我今年十八岁,那便是我称阁下为兄长了,叫我媳妇便是为弟妹吧。”
秦楚这话说得随意,可是于书燕却是目瞪口呆,就这样将七皇子给套进去了,她赶忙看向周寅。
周寅似乎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便叫了秦楚一声弟弟,叫于书燕于弟妹。
于书燕怕是高兴坏了,以后叫着叫着便习惯,想来将来在七皇子面前也算是熟脸了,这一世她必定叫上秦楚护七皇子周全。
周寅又回侧室易了容,像先前的普通模样,秦楚这会儿才开口说道:“周兄孤身一人也是可怜,以后呆在咱们庾县吧,我这就是给周兄弄张户籍去。”
周寅倒没有想到两人想得如此周到,有了户籍,他便方便多了,以后出外行走,也能掩饰。
秦楚起身便要出门,正好红驹还在院中,于是翻身上了马,便出于家院往县衙里去了。
于书燕瞧着天色也不早了,便去了厨房做饭,瞧着以后得告诉母亲做饭时少放些辣椒,周寅自是吃不惯的。
傍晚秦楚回来,倒是快,也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法子,这么快便将户籍弄到了手,户籍上写的出身,周寅成了庄户,而且居然就挂在玉兰村,是于家二兄长。
这个身份不错,有根据,有出处,若是被人怀疑了,到时自是来他们于家问,而他们于家就三个人,不比秦家难以解释,到时他们自是帮他掩饰却是。
周寅很感激于书燕夫妻相助,他倒是挺亲和的,虽然掩饰了身份,却也没有什么架子,跟着他们于家吃什么也没有怨言。
于江全夫妻却是高兴女儿能去县学将女婿接回来,果然如大石头所说的,女婿不愿意回来,便是亲家母去接也不成,只有他女儿出了面,便能将人接回来了,这代表着女婿与女儿的感情极好,这一下他们也就放心了。
于书燕夜里来了父母的房中,将周寅的户籍入了他们于家门下的事说了,本来于家便有一位兄长,如今兄长不在家,他顶了这名头,外头的人岂会知道,又不与人对质。
于江全夫妻就觉得那周余太过可怜,孤身一人,没有了落脚点,挂他们门下也是可以的,只是知道了这事儿,一家人都不会说错。
于书燕放下心来,回到自个屋中,就见秦楚早已经洗漱妥当,靠在床边看书,这模样就像是在等着她似的。
↑返回顶部↑
秦楚这话说得随意,可是于书燕却是目瞪口呆,就这样将七皇子给套进去了,她赶忙看向周寅。
周寅似乎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便叫了秦楚一声弟弟,叫于书燕于弟妹。
于书燕怕是高兴坏了,以后叫着叫着便习惯,想来将来在七皇子面前也算是熟脸了,这一世她必定叫上秦楚护七皇子周全。
周寅又回侧室易了容,像先前的普通模样,秦楚这会儿才开口说道:“周兄孤身一人也是可怜,以后呆在咱们庾县吧,我这就是给周兄弄张户籍去。”
周寅倒没有想到两人想得如此周到,有了户籍,他便方便多了,以后出外行走,也能掩饰。
秦楚起身便要出门,正好红驹还在院中,于是翻身上了马,便出于家院往县衙里去了。
于书燕瞧着天色也不早了,便去了厨房做饭,瞧着以后得告诉母亲做饭时少放些辣椒,周寅自是吃不惯的。
傍晚秦楚回来,倒是快,也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法子,这么快便将户籍弄到了手,户籍上写的出身,周寅成了庄户,而且居然就挂在玉兰村,是于家二兄长。
这个身份不错,有根据,有出处,若是被人怀疑了,到时自是来他们于家问,而他们于家就三个人,不比秦家难以解释,到时他们自是帮他掩饰却是。
周寅很感激于书燕夫妻相助,他倒是挺亲和的,虽然掩饰了身份,却也没有什么架子,跟着他们于家吃什么也没有怨言。
于江全夫妻却是高兴女儿能去县学将女婿接回来,果然如大石头所说的,女婿不愿意回来,便是亲家母去接也不成,只有他女儿出了面,便能将人接回来了,这代表着女婿与女儿的感情极好,这一下他们也就放心了。
于书燕夜里来了父母的房中,将周寅的户籍入了他们于家门下的事说了,本来于家便有一位兄长,如今兄长不在家,他顶了这名头,外头的人岂会知道,又不与人对质。
于江全夫妻就觉得那周余太过可怜,孤身一人,没有了落脚点,挂他们门下也是可以的,只是知道了这事儿,一家人都不会说错。
于书燕放下心来,回到自个屋中,就见秦楚早已经洗漱妥当,靠在床边看书,这模样就像是在等着她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