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5 / 7)
接着于书燕便叫石泉拉几驴车的银炭往福城外的永安寺去,石泉上一次跟着她去过的,见过那杨氏的院子,这么一段时间了,她们上一次虽然买得多,但想来她们也耗炭,这一次还是会要的吧。
接下来还有剩下的,她却叫来那五位粮食分销商,相约在西院,西院里烧上了银炭,没有半点气味,屋里却十分暖和,于是那些人便问起了于书燕的银炭,于书燕便顺势将银炭推销给她们。
这些人动了心思,可是看到只剩下三十箱银炭后,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五人各分得六箱,还卖什么,直接自个儿用得了。”
于书燕却是笑道:“你们别急啊,我还有货会来的,只是先让你们想想怎以销出去。”
这五人却是摆手,“于东家不必担心,我们有的是法子,你有多少银炭卖给我们便是。”
那就太好了,于书燕在这三十箱银炭中还留下了六箱,她打算给知县夫人送去的。
这一船银炭,她转眼赚了个对半,夜风再来一船,于书燕也是爽快的将货收下,还问黑衣人可还有,对方想了想说道:“既然你们有诚心,我也就不瞒你们的,还有两船的货,你们可是都收?”
于书燕毫不犹豫的点头。
对方拿了货银,便满足的离去。
接下来三船的量全部凭着于书燕的三寸不烂之舌给销售一空。
就这银炭的生意,她竟然赚下了三千两银子,若不是卖给这些分销商,她恐怕赚下的更多才是。
这会儿也到了腊八节这日,正是于家布庄开张的日子。
于书燕手头有了周转的银子,心情大好,也不愁着这布庄万一压货卖不出去而手中无银的困境。
这几日于家布庄的生意着实太好了,导致周围的铺面总是对他们投来嫉妒的眼神,成日被对门的刘家布庄盯着,于江全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也不站外头招呼客人了,而是铺里头帮着打理。
于书燕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她在铺里头进进出来,有几次遇上刘二郎的眼神,她也不以为意。
↑返回顶部↑
接下来还有剩下的,她却叫来那五位粮食分销商,相约在西院,西院里烧上了银炭,没有半点气味,屋里却十分暖和,于是那些人便问起了于书燕的银炭,于书燕便顺势将银炭推销给她们。
这些人动了心思,可是看到只剩下三十箱银炭后,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五人各分得六箱,还卖什么,直接自个儿用得了。”
于书燕却是笑道:“你们别急啊,我还有货会来的,只是先让你们想想怎以销出去。”
这五人却是摆手,“于东家不必担心,我们有的是法子,你有多少银炭卖给我们便是。”
那就太好了,于书燕在这三十箱银炭中还留下了六箱,她打算给知县夫人送去的。
这一船银炭,她转眼赚了个对半,夜风再来一船,于书燕也是爽快的将货收下,还问黑衣人可还有,对方想了想说道:“既然你们有诚心,我也就不瞒你们的,还有两船的货,你们可是都收?”
于书燕毫不犹豫的点头。
对方拿了货银,便满足的离去。
接下来三船的量全部凭着于书燕的三寸不烂之舌给销售一空。
就这银炭的生意,她竟然赚下了三千两银子,若不是卖给这些分销商,她恐怕赚下的更多才是。
这会儿也到了腊八节这日,正是于家布庄开张的日子。
于书燕手头有了周转的银子,心情大好,也不愁着这布庄万一压货卖不出去而手中无银的困境。
这几日于家布庄的生意着实太好了,导致周围的铺面总是对他们投来嫉妒的眼神,成日被对门的刘家布庄盯着,于江全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也不站外头招呼客人了,而是铺里头帮着打理。
于书燕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她在铺里头进进出来,有几次遇上刘二郎的眼神,她也不以为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