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3 / 7)
秦楚高兴了,也不多想了,于书燕松了口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负心汉你赶紧回县学去,别挡住了她的计划。
这一日俞氏竟没有叫四媳妇做事,连着早上没有完成的家务,她也不计较了,倒是另外三个儿媳妇有些看不明白。
这东屋的门关得紧紧地不出来,婆母从正堂出来后,脸上居然还带着淡淡笑意,三媳妇史氏来到大嫂毛氏身边,小声说道:“大嫂,婆母最是喜欢你,大嫂不如去探探,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第30章 勤劳的二嫂
毛氏心中存疑,于是放下扫帚交到史氏手中,她来到廊下做针线活的婆母身边,上前蹲身,给婆母揉着膝头,俞氏很是享受。
还是大儿媳妇最得她的心,也是最温柔雅静的一人,不愧是秀才之女。
俞氏一抬头看到史氏在发懒,没好气的说道:“去,把后头的牛棚和猪栏清一清,你二嫂上了山,你可不准再发懒。”
史氏没想到自己多看了一眼,惹来一身骚,她不情不愿的拿着扫帚到了院后头的牛棚里,闻到一股臭味,她站得远远地,平素这种粗活都是二嫂干,今日怎么就叫上了她。
她也是新入门,她家里还在镇上开着铺子,以前在家里头,还有下人服侍,到了这儿却成了下人似的,她当初怎么就同意了这婚事,都是那谋人给骗的,说什么秦家是富户,家里还有长工,说什么家中出了一个小三元的秀才郎,以后史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商人地位低下,她爹千方百计都想着家中儿子能读书识字,中个功名回来,可惜史家没有这样的苗子,便是旁支也不曾有。
史秋英便是这样入了秦家门,哪知一进秦家才发现与外头传的不一样,这个老不死的婆母要做善人,但凡有点余粮就捐了出去,难怪这名声都是这么弄出来的,可是却苦了家里人。
老不死的自己不做事,专门指使着儿子儿媳做事,她才不要做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她要回娘家。
史秋英实在闻不得这个味儿,她将扫帚一甩,转身往前院走,也不看廊下的婆母,直接回了西屋收拾行李。
毛氏陪着俞氏说着话儿,没想才去院后的史氏会气冲冲的跑了来,俞氏生气了,立即起身,“去,把她叫来,又在闹什么大小姐脾气。”
毛氏便匆匆进了西屋的门,看到史氏收拾行李,疑惑的问道:“你要回娘家?”
↑返回顶部↑
这一日俞氏竟没有叫四媳妇做事,连着早上没有完成的家务,她也不计较了,倒是另外三个儿媳妇有些看不明白。
这东屋的门关得紧紧地不出来,婆母从正堂出来后,脸上居然还带着淡淡笑意,三媳妇史氏来到大嫂毛氏身边,小声说道:“大嫂,婆母最是喜欢你,大嫂不如去探探,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第30章 勤劳的二嫂
毛氏心中存疑,于是放下扫帚交到史氏手中,她来到廊下做针线活的婆母身边,上前蹲身,给婆母揉着膝头,俞氏很是享受。
还是大儿媳妇最得她的心,也是最温柔雅静的一人,不愧是秀才之女。
俞氏一抬头看到史氏在发懒,没好气的说道:“去,把后头的牛棚和猪栏清一清,你二嫂上了山,你可不准再发懒。”
史氏没想到自己多看了一眼,惹来一身骚,她不情不愿的拿着扫帚到了院后头的牛棚里,闻到一股臭味,她站得远远地,平素这种粗活都是二嫂干,今日怎么就叫上了她。
她也是新入门,她家里还在镇上开着铺子,以前在家里头,还有下人服侍,到了这儿却成了下人似的,她当初怎么就同意了这婚事,都是那谋人给骗的,说什么秦家是富户,家里还有长工,说什么家中出了一个小三元的秀才郎,以后史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商人地位低下,她爹千方百计都想着家中儿子能读书识字,中个功名回来,可惜史家没有这样的苗子,便是旁支也不曾有。
史秋英便是这样入了秦家门,哪知一进秦家才发现与外头传的不一样,这个老不死的婆母要做善人,但凡有点余粮就捐了出去,难怪这名声都是这么弄出来的,可是却苦了家里人。
老不死的自己不做事,专门指使着儿子儿媳做事,她才不要做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她要回娘家。
史秋英实在闻不得这个味儿,她将扫帚一甩,转身往前院走,也不看廊下的婆母,直接回了西屋收拾行李。
毛氏陪着俞氏说着话儿,没想才去院后的史氏会气冲冲的跑了来,俞氏生气了,立即起身,“去,把她叫来,又在闹什么大小姐脾气。”
毛氏便匆匆进了西屋的门,看到史氏收拾行李,疑惑的问道:“你要回娘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