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东来壶儿口 决战赵计元 四(2 / 5)
黑夜中,宣威将军邓敏走在最前,这条小路不宜骑马,整整两万余人皆是步行,再往后还有数千辎重部队跟着。
每走一两里地,便会有数百人脱离大部队,翻山越岭往壶儿口北山行去,这些人大多是高平人,对于壶儿口的地形很是熟悉,除开阴兵过境的壶儿口内去的少,南北两山却是如自家后院一般,哪怕在黑夜中一样能找到早年上山打猎,捡拾山珍的小路。
一路走来,前前后后大概有两千人离去,除开他们和邓敏,谁都不知道他们要去做什么。
其余人沿着小路继续向前,只要再走三十里,赶到三条路的交汇处,便可调头直奔壶儿口西边的出口。
就在与邓敏相对的南边小路上,由赵计元长子赵文春统率的两万人,也在连夜赶路,同样也有两千人脱离大部队,奔向壶儿口南山。
印小良就跟在这些脱离大部队的人中,他是壶儿口七十里外的农夫,就在两日前,被紧急征调到军中,说是需要他来带路。
不只是他,连他五十好几的爹娘也被征调进来,若非孩子年幼,媳妇有孕在身,或许一门老幼都要就地从军。
一进军中,他便看到同村的几个兄弟都在,整个秀家村四百多人,大半都在,就连临近的落水洞村,大寨子村,马鞍山村都有相识的在列。
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百姓被拉进来,反正很多很多,他根本数不过来。
后来他才知道,方圆四十里内,近四万百姓都被征调入军,好些地方,一家老小都来了。
印小良对于这种征调并不反感,他家三口人出来,当天就有三十两白银送到家中,赵家主还承诺,自出来这天开始算,他家两年都不用上缴赋税,以后十年赋税统统减免两层,就冲着这些好处,也值了。
更何况赵家主保证过,绝对不会有危险,真要有一个百姓失去性命,一律赔偿百两银子。
要知道哪怕一个甲卒阵亡,他的抚恤银子都才五十两,一个老百姓一百两,抵得上两个甲卒的性命,便是死都不亏,以后儿子有这一百两,或许还能摆脱种地的命,干点别的行当。
印小良也不怕赵家主不兑现诺言,在他眼里,或者说在整个高平人眼里,赵家主除开有些胖算是缺点,其他的还真是挑不出毛病,对于高平的百姓更是没得说,再说,胖能算什么毛病,不过就是富态一点,哪家姑娘不想嫁给他,哪怕做个暖床丫头,都有的是人抢。
北周的皇帝是谁他印小良不知道,但高平的主人,那就只有一个,就是赵计元。
↑返回顶部↑
每走一两里地,便会有数百人脱离大部队,翻山越岭往壶儿口北山行去,这些人大多是高平人,对于壶儿口的地形很是熟悉,除开阴兵过境的壶儿口内去的少,南北两山却是如自家后院一般,哪怕在黑夜中一样能找到早年上山打猎,捡拾山珍的小路。
一路走来,前前后后大概有两千人离去,除开他们和邓敏,谁都不知道他们要去做什么。
其余人沿着小路继续向前,只要再走三十里,赶到三条路的交汇处,便可调头直奔壶儿口西边的出口。
就在与邓敏相对的南边小路上,由赵计元长子赵文春统率的两万人,也在连夜赶路,同样也有两千人脱离大部队,奔向壶儿口南山。
印小良就跟在这些脱离大部队的人中,他是壶儿口七十里外的农夫,就在两日前,被紧急征调到军中,说是需要他来带路。
不只是他,连他五十好几的爹娘也被征调进来,若非孩子年幼,媳妇有孕在身,或许一门老幼都要就地从军。
一进军中,他便看到同村的几个兄弟都在,整个秀家村四百多人,大半都在,就连临近的落水洞村,大寨子村,马鞍山村都有相识的在列。
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百姓被拉进来,反正很多很多,他根本数不过来。
后来他才知道,方圆四十里内,近四万百姓都被征调入军,好些地方,一家老小都来了。
印小良对于这种征调并不反感,他家三口人出来,当天就有三十两白银送到家中,赵家主还承诺,自出来这天开始算,他家两年都不用上缴赋税,以后十年赋税统统减免两层,就冲着这些好处,也值了。
更何况赵家主保证过,绝对不会有危险,真要有一个百姓失去性命,一律赔偿百两银子。
要知道哪怕一个甲卒阵亡,他的抚恤银子都才五十两,一个老百姓一百两,抵得上两个甲卒的性命,便是死都不亏,以后儿子有这一百两,或许还能摆脱种地的命,干点别的行当。
印小良也不怕赵家主不兑现诺言,在他眼里,或者说在整个高平人眼里,赵家主除开有些胖算是缺点,其他的还真是挑不出毛病,对于高平的百姓更是没得说,再说,胖能算什么毛病,不过就是富态一点,哪家姑娘不想嫁给他,哪怕做个暖床丫头,都有的是人抢。
北周的皇帝是谁他印小良不知道,但高平的主人,那就只有一个,就是赵计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