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殿下(1 / 6)
陆炳难得比手下聪明了一次,“不是心虚, 正德帝无论庶出或者嫡出, 只有他一个活着的皇子, 他的皇位无可置疑, 正德杀郑旺, 是因为他必须恪守孝道。他下令杀了郑旺, 正好证明郑金莲确有其人。”
郑旺妖言案横跨弘治、正德两个年代。
不管是什么原因, 弘治帝拖着郑旺的死刑迟迟没有执行,他肯定知道新天子登基, 一定会大赦天下,郑旺会获得自由,所以,弘治帝是有心对郑旺网开一面,故意让正德帝放了他的。
倘若郑旺出狱后老老实实过日子,都不会遭来杀身之祸, 可是他没有,继续作死——是谁给他那么的勇气?
唯一的解释, 就是郑金莲的确是正德帝的生母,郑旺觉得,无论如何,正德帝不会杀了自己亲姥爷。
如果弘治帝杀了郑旺, 将来正德帝知道真相, 恐怕会有怨怼之心, 毕竟是血亲关系, 所以弘治帝一直没有核准郑旺的死刑,等着借着正德帝之手,在大赦天下时放了自己的外祖父。
然而,郑旺获得自由后,比第二次更加变本加厉的作死,居然跑到皇宫门口大呼郑金莲的名字,骂张太后借腹生子。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正德帝是否知晓郑金莲的存在,他都必须处死郑旺——因为要顾忌张太后的面子,还有帝后一人一世一双人的人设不能崩,否则就是他不孝。
张太后不承认郑金莲的存在,那么她就不存在。
即使郑金莲是真的,张太后才是正德帝的嫡母,正德帝刚刚登基,他的孝只能给张太后,至于郑旺,从封建伦理上说,正德帝名分上的外祖家是张太后的娘家张家,他郑旺算什么东西?
而且,父亲弘治帝当年也是判了郑旺死刑——哪怕一直没有执行,也是告诉正德帝,弘治帝是不承认郑金莲的存在。
正德帝刚刚登基,出于孝道,他是不能违抗父皇母后的意愿的。
所以郑旺必死无疑。
沐朝夕没想到他一次偷窥,就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谜团,陆炳兴奋的苍蝇搓手,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嘉靖帝,“张太后总是仗着辈分欺负皇上和太后,呵呵,这下我们也有由头对付张太后了,明明是去母留子,还装什么一人一世一双人的皇后,爱情她要,儿子她也要,做人不要太贪婪。”
沐朝夕说道:“两次郑旺妖言案,人证早已死绝,即使是真的,又有什么用。”
↑返回顶部↑
郑旺妖言案横跨弘治、正德两个年代。
不管是什么原因, 弘治帝拖着郑旺的死刑迟迟没有执行,他肯定知道新天子登基, 一定会大赦天下,郑旺会获得自由,所以,弘治帝是有心对郑旺网开一面,故意让正德帝放了他的。
倘若郑旺出狱后老老实实过日子,都不会遭来杀身之祸, 可是他没有,继续作死——是谁给他那么的勇气?
唯一的解释, 就是郑金莲的确是正德帝的生母,郑旺觉得,无论如何,正德帝不会杀了自己亲姥爷。
如果弘治帝杀了郑旺, 将来正德帝知道真相, 恐怕会有怨怼之心, 毕竟是血亲关系, 所以弘治帝一直没有核准郑旺的死刑,等着借着正德帝之手,在大赦天下时放了自己的外祖父。
然而,郑旺获得自由后,比第二次更加变本加厉的作死,居然跑到皇宫门口大呼郑金莲的名字,骂张太后借腹生子。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正德帝是否知晓郑金莲的存在,他都必须处死郑旺——因为要顾忌张太后的面子,还有帝后一人一世一双人的人设不能崩,否则就是他不孝。
张太后不承认郑金莲的存在,那么她就不存在。
即使郑金莲是真的,张太后才是正德帝的嫡母,正德帝刚刚登基,他的孝只能给张太后,至于郑旺,从封建伦理上说,正德帝名分上的外祖家是张太后的娘家张家,他郑旺算什么东西?
而且,父亲弘治帝当年也是判了郑旺死刑——哪怕一直没有执行,也是告诉正德帝,弘治帝是不承认郑金莲的存在。
正德帝刚刚登基,出于孝道,他是不能违抗父皇母后的意愿的。
所以郑旺必死无疑。
沐朝夕没想到他一次偷窥,就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谜团,陆炳兴奋的苍蝇搓手,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嘉靖帝,“张太后总是仗着辈分欺负皇上和太后,呵呵,这下我们也有由头对付张太后了,明明是去母留子,还装什么一人一世一双人的皇后,爱情她要,儿子她也要,做人不要太贪婪。”
沐朝夕说道:“两次郑旺妖言案,人证早已死绝,即使是真的,又有什么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