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东风西风(2 / 4)
墨挽歌把手上的茶盏放下,当先说道:“本宫在宫中,外面的消息也不大知道。朱小姐能够同本宫说说,朱大人如今查到哪里了吗?”
提到正事,朱云月就回过神来了,点点头,“家父昨日特地同臣女仔细说了这事,说是墨府的确有纵火的迹象,不过纵火之人耿狄安已经死了,只有签证的供词留下。而当初指证耿狄安的张明,已经不知所踪,因此查到这里查无可查。”
“张明啊……”墨挽歌眼眸一转,胸有成竹,挑唇笑了:“这么说来,朱大人已经在找张明了?”
朱云月点头,补充道:“父亲已经找了好几天了。”
墨挽歌满意地说道:“朱大人办事的能力让本宫刮目相看。张明作为证人,确实十分重要,朱大人大张旗鼓的在找,或许不如不找,张明这两日就自己找上去了呢。”
朱云月眼睛微微瞪大了,思索了一番,确认道:“这两日,朱府吗?”
墨挽歌挑唇一笑,眉梢一扬,“嗯”了一声。
朱云月敛眉,轻轻点头,记下了这话,又继续说:“家父三次前去墨家人如今住的宅子,第三次才知道,墨家人已经出城了。想来这事详细的只有太子妃您知道,故而家父特地嘱咐臣女,定要询问太子妃一番。”
墨家人出城,家中只留下几个人守着宅子,而出城的消息被瞒着,连购进的粮食也往多了买。后来是实在瞒不住了,才不得已说出来。
墨挽歌点头,换上一件愁容,担忧道:“本宫实话实说,让父亲母亲离京南下,是本宫的意思。宁国公敢对本宫娘家下手,一次不得手,又被判为无罪,本宫实在是怕……怕本宫虽在上京,可居在深宫,怕力不从心,照料不到,让宁国公再有可乘之机。”
朱云月如今也没敢着颜色深的衣裳,便是因为要为故去的祖母守孝。回京不久,京中以前的事情她知道的并不清楚。关于墨家的事,她知道的也都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的。
这会朱云月听得心惊,她才知道,墨家的火原来是宁国公放的,而太子妃居然知道宁国公是凶手……
不过朱云月很快就回过神了,仔细一想,“太子妃的意思是,宁国公对证人下毒手了?可是宁国公不是运送粮草去北境了吗,怎么还有精力在上京……”
墨挽歌不置可否,反而道:“证人死了的话,这事就真的死无对证了。而若不是张明,当初本宫也很难知道事情的真相。”
朱云月眉头一皱,想想父亲如今查的一些事情,“请太子妃恕罪,臣女不解,为何太子妃当时怎么就信了张明的一面之词呢?据臣女所知,眼下,这事儿还没有查到是宁国公所做。”
↑返回顶部↑
提到正事,朱云月就回过神来了,点点头,“家父昨日特地同臣女仔细说了这事,说是墨府的确有纵火的迹象,不过纵火之人耿狄安已经死了,只有签证的供词留下。而当初指证耿狄安的张明,已经不知所踪,因此查到这里查无可查。”
“张明啊……”墨挽歌眼眸一转,胸有成竹,挑唇笑了:“这么说来,朱大人已经在找张明了?”
朱云月点头,补充道:“父亲已经找了好几天了。”
墨挽歌满意地说道:“朱大人办事的能力让本宫刮目相看。张明作为证人,确实十分重要,朱大人大张旗鼓的在找,或许不如不找,张明这两日就自己找上去了呢。”
朱云月眼睛微微瞪大了,思索了一番,确认道:“这两日,朱府吗?”
墨挽歌挑唇一笑,眉梢一扬,“嗯”了一声。
朱云月敛眉,轻轻点头,记下了这话,又继续说:“家父三次前去墨家人如今住的宅子,第三次才知道,墨家人已经出城了。想来这事详细的只有太子妃您知道,故而家父特地嘱咐臣女,定要询问太子妃一番。”
墨家人出城,家中只留下几个人守着宅子,而出城的消息被瞒着,连购进的粮食也往多了买。后来是实在瞒不住了,才不得已说出来。
墨挽歌点头,换上一件愁容,担忧道:“本宫实话实说,让父亲母亲离京南下,是本宫的意思。宁国公敢对本宫娘家下手,一次不得手,又被判为无罪,本宫实在是怕……怕本宫虽在上京,可居在深宫,怕力不从心,照料不到,让宁国公再有可乘之机。”
朱云月如今也没敢着颜色深的衣裳,便是因为要为故去的祖母守孝。回京不久,京中以前的事情她知道的并不清楚。关于墨家的事,她知道的也都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的。
这会朱云月听得心惊,她才知道,墨家的火原来是宁国公放的,而太子妃居然知道宁国公是凶手……
不过朱云月很快就回过神了,仔细一想,“太子妃的意思是,宁国公对证人下毒手了?可是宁国公不是运送粮草去北境了吗,怎么还有精力在上京……”
墨挽歌不置可否,反而道:“证人死了的话,这事就真的死无对证了。而若不是张明,当初本宫也很难知道事情的真相。”
朱云月眉头一皱,想想父亲如今查的一些事情,“请太子妃恕罪,臣女不解,为何太子妃当时怎么就信了张明的一面之词呢?据臣女所知,眼下,这事儿还没有查到是宁国公所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