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悟出一个道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昌云心叹道:“可怜的艾莉丝,等两条进藏公路都修通了,你们英国的商人就该失业了。”

  由于商道众多和地势上的便利,英印进入西藏的商品的数量一直要比中国内地进入西藏的商品的数量大,有一些中国物产甚至是由英印商人经喜马拉雅山南麓输往西藏腹地,在一九四零年以前,英国商人的经营甚至从西藏扩展到了川康的雅安一带,把中国内地输往西藏的诸如茶叶、丝织、铁器等传统商品都挤掉了不少。只不过后来四川物产增加、鼓励工商,又与西康联手修整了通往西南的商道,这才把大部分英印商品挤回到了昌都以南。

  川藏公路开始修建后,这个局面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目前英印商品经销的主要范围进一步退缩到了拉萨及以南以西,再过一个多月,中国内地商品就可用汽车直接运到拉萨了,运输成本将比英印商品用畜力运过来低很多,而且时间更是数倍的节省。

  加上中国禁止在西藏进行武器交易,所以英印对西藏的贸易量已急剧缩减到了只有最高峰时期的三成半。

  因此中国不需要搞什么限制,在公平贸易的旗号下,实际上只用价格手段就可控制西藏大部市场,而中国内地的那些中小商贩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更是英国商人所不能效仿的。

  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也只能干瞪眼,谁让他们自己已经占了一百多年的地利之便了?

  正想着,就听何雅君又道:“还有更稀奇的呢!我们与见了好几个从西藏其他地方来拉萨朝拜的,膝盖和胳膊上帮着东西,走几步一磕头,然后趴在地上再起来走。听说是要把所有积蓄都捐到喇嘛寺里,回去再挣、然后再捐,一辈子就是这样过。”

  沈宗濂道:“三夫人,藏族这些奴隶和贫民都信仰今世受难、来世升天,很执着呢!”

  何欣怡睁大眼睛道:“那多受罪呀!来世能看得见吗?”

  谢昌云道:“这样也好,起码不像我们汉族人一生总是带着遗憾。各位,你们说按汉族人的观念,人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没有答话,谢昌云便掰着指头道:“不外两条,一条是人活着但钱没了,另一条是人死了但钱没花完。藏人就没有这两条遗憾。”

  也就稍一愣神后,饭厅里立刻笑声哄起,喷饭的何止一人!

  今天算开了眼界了!谁能想到堂堂谢副委员长竟有这么幽默的一面,而且概括的确实很有哲理!

  谢昌云把笑倒在自己肩上的何雅君扶正了,然后将手抬起向下压了压,都笑声平静后就道:“刚才是一句玩笑,但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求的西藏的长期稳定,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不能把一切藏族风俗以及陋习甚至是罪恶都看做是藏文化,但也不一定非得要都以强力来改变。我们可以从物质入手,从改变生活入手,我不相信美好的现实比不过飘渺的幻影。我们不是要在内地举办奴隶制罪行展览吗?反过来的一个手段,我们还可以在西藏举办现代文化和生活展览,你们这个营区可以首先开放,电灯、电话、医院、食堂、服务社、汽车,摩托车、服装,这些都可以敞开让藏民看。川藏公路修通以后,在拉萨还可以开一个商场,开一个饭店,开一个医院,都摆阔气一些,把电也通过去,当做一个窗口,挣不挣钱是不重要,吸引藏民才是主要的。这个方式以昌都、拉萨为起点逐步扩散,最多两三年就可以覆盖西藏大部分县城。要知道,物质、文化和精神往往是伴随在一起的。”

  众人用心领会了一下,都感到谢昌云刚才所说是做出了一个绝对正确可行的决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