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秦箫很是遗憾:“赵叔叔功力尽废,口不能言,此种缘由孩儿日后向您禀告。今日想要请顾伯父帮忙通融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经过这样一出,顾长河已然很是信任这个颇有胆识的年轻人了,因此大手一挥:“贤侄但讲无妨。”

  “我此次从鲜卑皇室离开,曾向那可汗说明来陈州是为手刃一仇家,而这仇家正是北方起义军的领头头目之一。侄儿曾说只要解决了这人,起义大军不攻自破。鲜卑向来自大轻信,因此还望伯父回了青州,放缓攻打长安的节奏,徐徐图之。”

  顾长河:“只要鲜卑不曾出城反扑,这个不难。”

  沈秦箫继续道:“四部中鲜卑与黠戛斯兵力最多,我们可先与朝廷一道集中兵力攻下洛阳。待到大功告成,便可对长安形成合围之势,届时侄儿在城中接应,可一举攻破长安,夺回京城!”

  顾长河赞道:“秦地古来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两道天堑十分棘手,可东西两侧除了梁河便是平原。万一合围,南方山隘众多,他们只能退守凉关,正好一鼓作气将其赶回北边的不毛之地!好!好!”

  他连说了两个好,此刻心中已是十分满意了。

  这方法他以前也曾想过,可一来敌人都在家门口不打一下意思意思实在说不过去,二来长安地势实在险要,若不能牵制住鲜卑的兵马,谋划再多亦是无用。

  可既然有了沈秦箫这一道暗棋做为内应,攻破长安那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吗?

  他又满含嘉许地看了一眼沈秦箫。

  家世显赫却不曾自矜自傲,年纪轻轻还愿抛却纨绔习性深入敌营占得先机,更别说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取得了史朝绪与鲜卑可汗两大枭雄的信任。

  沈秦箫吞咽了一下:“可此法要成……务必须得众人齐心。朝廷如今只守不攻安于自保,江湖上人心不齐终究难成大事。侄儿……侄儿曾在天山听闻去年端阳大会之事,恳请伯父以大局为重鼎力相助,届时侄儿便是葬身长安,也会全力以赴!”

  “阿箫!”

  秦飞霜与沈寒潭急忙开口阻止这听起来就不受人待见的誓言,而沈秦箫不为所动,已然躬身在侧。

  他本意便是想以此事为筹码,来换得孤云堡的支持,因此才早早从天山上下来。单纯一个天山起义军是不够的,那么加上必破长安的谋略,顾长河是不是会多一层考量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