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6 / 7)
自从这水稻种下来,来李家串门儿的就多了。看着李家的菜长得好的,就像门口那架起来的豆角什么的,都已经爬上去老高了,有的已经开花了。这要不了多久就要结豆角了。
而那墙角处的那一看就是窝瓜,那叶子长得那个大。还有那黄瓜架上都已经长出嫩嫩的小黄瓜纽了。
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六月。
李于双算算自己手里的钱大概也有快五两银子了,这可是一笔巨资啊。想想夏天到了,地里的活儿也不算多,早晚除除草就行了。而且,有她不时地去地里放放水。地里的玉米长得那叫一个壮实,一看今年就是一个好收成。
想想应该要买个牲口啥的了,不然的话,总是让郑夏出车的话,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这主意一下,李于双就请村里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给自己打一架车,手工钱和木料都请老木匠出,到时候一起算钱。
老木匠问了李于双用途,定下了三百文的价,不高,用的是椴木的结实。抗造,约好了半个月后去取。
这事定下了来了,于爹爹也知道了,埋怨了李于双几句。于爹多少也会木匠,只是不是纯木匠。李于双不想让于爹太劳累,平时让他和小韩爹爹编些筐子,说是入秋的时候用,已经不再拿到郑夏妈的店里去卖了。
而且,李于双还让于爹爹和小爹爹编些土坉子,等着秋后收白米。
家里的水稻不多,一亩她多了不能打,四五百斤还是可以的,谁让她家水好了。而她空间里的那一亩地的水稻,只怕也得千斤吧。
剩下就是她家的玉米了,那些都是要卖掉的。家里种的这些就够她们一家一年吃的了。要知道,家里的这些玉米可是用空间水养大的。加上她空间里的白米和家里种的这些,一年的吃肯定够用。
还有她家里兔子窝的旁边种了几棵地瓜,现在秧子也长得不小了,等到再长大些,也该翻了。
李于双坐在院子的天井里,看着院子里绿葱葱的农作物,那些长的短的,都长得水灵灵的。让她的心啊,真是满足的了不得了。
这一天,李于双早早就告诉了大郎和二郎,明天不卖血肠了,家里的都跟着她去后院把桃子摘下来,拿到城里去卖了。
六月桃就已经熟了,加上她一直用湖水催着,早熟是应该的。而且,那些野桃树也再不是结那种小小的,吃着还带着一种酸酸的味道。一个个粉红粉红的,最大的有大人的拳头大,小的也有李于双的拳头大。摘下一个吃起来,那真是多肉多汁儿,吃得人简直想把桃核都吃下肚去。
↑返回顶部↑
而那墙角处的那一看就是窝瓜,那叶子长得那个大。还有那黄瓜架上都已经长出嫩嫩的小黄瓜纽了。
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六月。
李于双算算自己手里的钱大概也有快五两银子了,这可是一笔巨资啊。想想夏天到了,地里的活儿也不算多,早晚除除草就行了。而且,有她不时地去地里放放水。地里的玉米长得那叫一个壮实,一看今年就是一个好收成。
想想应该要买个牲口啥的了,不然的话,总是让郑夏出车的话,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这主意一下,李于双就请村里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给自己打一架车,手工钱和木料都请老木匠出,到时候一起算钱。
老木匠问了李于双用途,定下了三百文的价,不高,用的是椴木的结实。抗造,约好了半个月后去取。
这事定下了来了,于爹爹也知道了,埋怨了李于双几句。于爹多少也会木匠,只是不是纯木匠。李于双不想让于爹太劳累,平时让他和小韩爹爹编些筐子,说是入秋的时候用,已经不再拿到郑夏妈的店里去卖了。
而且,李于双还让于爹爹和小爹爹编些土坉子,等着秋后收白米。
家里的水稻不多,一亩她多了不能打,四五百斤还是可以的,谁让她家水好了。而她空间里的那一亩地的水稻,只怕也得千斤吧。
剩下就是她家的玉米了,那些都是要卖掉的。家里种的这些就够她们一家一年吃的了。要知道,家里的这些玉米可是用空间水养大的。加上她空间里的白米和家里种的这些,一年的吃肯定够用。
还有她家里兔子窝的旁边种了几棵地瓜,现在秧子也长得不小了,等到再长大些,也该翻了。
李于双坐在院子的天井里,看着院子里绿葱葱的农作物,那些长的短的,都长得水灵灵的。让她的心啊,真是满足的了不得了。
这一天,李于双早早就告诉了大郎和二郎,明天不卖血肠了,家里的都跟着她去后院把桃子摘下来,拿到城里去卖了。
六月桃就已经熟了,加上她一直用湖水催着,早熟是应该的。而且,那些野桃树也再不是结那种小小的,吃着还带着一种酸酸的味道。一个个粉红粉红的,最大的有大人的拳头大,小的也有李于双的拳头大。摘下一个吃起来,那真是多肉多汁儿,吃得人简直想把桃核都吃下肚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