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让她如何不怒?

  张家伯爷瞒着她这种事,其实她也能理解,与逆贼后代有联络,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

  就现在,温宥娘就敢保证,恐怕整个张家就只老伯爷与张家四爷及他的妻子知晓。毕竟这人,就是藏在张家四爷岳父的山头里的。

  她以前是过分单纯了,只以为张家四爷躲在山里不怎的下山见人,与人应酬,是因当年据说太纨绔,被岳父收拾了。哪知道,是老伯爷有自己的心思。

  蚍蜉撼树,不过一个半点实权都没有的伯府,连维持门面的银子都要她出手去赚的伯府,竟然做着那样一个荒唐的梦。

  可以前是白日做梦,如今被是被他们拿住了一个天大的机会。如孟世子所言,他们不想四皇子上台,那么总归要选出一个人来的。

  世家造反容易,坐上龙椅却不容易。要知各大世家的实力相当,在没个几十年的准备,在大隆没有天灾*的环境之下,谁也坐不上那个位置。就算趁一时之机坐上了,其他世家也没那么容易臣服,且还有得乱了去。

  所以就像世子说的那样,如今失了太子与太孙,他们手里必须得有一副带着大隆皇室血脉的牌才行。

  “张家外祖父曾跟我说,他十分钦佩先三皇子的品行与能力。”温宥娘轻声道。

  那时她只是觉得许是有些遗憾,一个最适合做皇帝的人却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却不知晓张老伯爷竟是瞒着人藏住了三皇子的嫡长子。

  孟世子也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事,道:“我只记得那时年幼,先太子与先三皇子素有英明。不论是世家还是庶族,都颇为敬重。”

  只可惜就如当今的太子与大皇子,虽在朝堂上有所争权,然而在民间却是名声不差,谁都觉得以后许是位明君,可最终还是死了。

  “我记得这一位的名讳,是珣。”温宥娘道。

  三皇子的嫡长子当初也是当了好几年的世子的,就算是后来被称作逆贼,然而那时已年长,这不过二十年过去,总有人还记得他。

  “当年亦是三岁成诗的。”孟世子叹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