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民之所求存也(2 / 3)
殷朔的信很快就送到了江渔儿的手中,她拆开一看,提笔写了回信。
蒙渊:“那个臭小子又有什么事情不懂来询问你?如今他和四皇子殿下共同处理政务,夫人回话还是谨慎一些,这些送入皇宫的信都是要经过查看的,若是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传到皇上的耳朵中,怕是会平白招来灾祸。”
辞官归隐的当头,他可不希望这件事情再生出什么波折,并且在心里暗暗发誓,等到时机成熟,一定要早日让皇上允了他回青山镇的提议。
“他年纪还小,有些事情想不明白,让我给他参考参考,相公且放心,我知道分寸,不会说些出格的话。”
江渔儿自然也知道殷朔如今在皇宫里面也很怕别人看到这封信,因此言辞措辞都很小心,生怕被别人拿捏住把柄。
殷朔很快就收到了回信,连忙禀退周遭的人,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才拆开信封。
‘当我还是青山村一个普通民妇,每日烦恼的便是如何填饱肚子。于是我把家中多余的肉拿去集市上卖,用卖得的银钱去购买粮食。我想,天下万民所思所想,应该与当时的我差不多,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又如何会在马背上搏命。’
殷朔把这封信来来回回看了无数遍,江渔儿在线上只说了自己当时的困境和如何解决困境,并没有怎么提及西北边民的事情,可殷朔就是从一字一句中品味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天下万民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如果他能够在西北开一处集市,给西北边民提供一个可以换取粮食的地方......
对了,听说西北边民尤其擅长养战马,他们完全可以用粮食购买他们两出来的战马。
一旦西北边民有了足够的粮食,将来每年的秋冬之际就不会再做乱了,边境的百姓也能够安安心心的过年。
殷朔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正确,心里忍不住钦佩。江渔儿果然在这些事情上尤其的敏锐,问她算是问对了。
他整理了一下头绪,把脑海中想到的办法一五一十的写下来,亲自送到了养心殿。
“安王殿下请留步,太医说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安心静养,因此不方便探视,如果殿下有什么需要老奴交给陛下的,还请交给老奴,老奴一定代为转交。”大太监在养心殿门口将他拦了下来,面带微笑地说。
殷朔点头,把手中刚刚写好的条陈交给他:“那就麻烦公公了。”
↑返回顶部↑
蒙渊:“那个臭小子又有什么事情不懂来询问你?如今他和四皇子殿下共同处理政务,夫人回话还是谨慎一些,这些送入皇宫的信都是要经过查看的,若是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传到皇上的耳朵中,怕是会平白招来灾祸。”
辞官归隐的当头,他可不希望这件事情再生出什么波折,并且在心里暗暗发誓,等到时机成熟,一定要早日让皇上允了他回青山镇的提议。
“他年纪还小,有些事情想不明白,让我给他参考参考,相公且放心,我知道分寸,不会说些出格的话。”
江渔儿自然也知道殷朔如今在皇宫里面也很怕别人看到这封信,因此言辞措辞都很小心,生怕被别人拿捏住把柄。
殷朔很快就收到了回信,连忙禀退周遭的人,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才拆开信封。
‘当我还是青山村一个普通民妇,每日烦恼的便是如何填饱肚子。于是我把家中多余的肉拿去集市上卖,用卖得的银钱去购买粮食。我想,天下万民所思所想,应该与当时的我差不多,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又如何会在马背上搏命。’
殷朔把这封信来来回回看了无数遍,江渔儿在线上只说了自己当时的困境和如何解决困境,并没有怎么提及西北边民的事情,可殷朔就是从一字一句中品味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天下万民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如果他能够在西北开一处集市,给西北边民提供一个可以换取粮食的地方......
对了,听说西北边民尤其擅长养战马,他们完全可以用粮食购买他们两出来的战马。
一旦西北边民有了足够的粮食,将来每年的秋冬之际就不会再做乱了,边境的百姓也能够安安心心的过年。
殷朔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正确,心里忍不住钦佩。江渔儿果然在这些事情上尤其的敏锐,问她算是问对了。
他整理了一下头绪,把脑海中想到的办法一五一十的写下来,亲自送到了养心殿。
“安王殿下请留步,太医说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安心静养,因此不方便探视,如果殿下有什么需要老奴交给陛下的,还请交给老奴,老奴一定代为转交。”大太监在养心殿门口将他拦了下来,面带微笑地说。
殷朔点头,把手中刚刚写好的条陈交给他:“那就麻烦公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