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恋爱的第830天(3 / 5)
再次在饭桌前坐下,关一禾表面上无恙,脑子却无法控制地想到老人家去世那天最后说的两个字。实际上从那天开始,那两个字就像是悄然无息地埋下了种子,随着日子的过去而暗自发芽着。
爷爷说,“可惜”。
可惜什么?她和陈慕江包括他的任何一位家人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众人就像是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一般,默契地回避了它。
但不代表关一禾不清楚陈慕江的爷爷在可惜什么。
——后代。
不同于年轻一代,老一辈的观念中,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是再正常不过、甚至必须要经历的人生大事。她和他谈了两年半的恋爱,都不用说双方的家人,连一开始不看好他们的路人和粉丝都开始频繁提到结婚或生小孩的事。
毕竟她和他,一个33岁,一个30岁,在大众的眼里,早就该考虑人生的下一步了。
对于无关人等的催婚,关一禾从不放在心上。而她的爸妈,一向是操控不了她的决定。至于陈慕江,早在刚开始恋爱时他就知道她暂时没有结婚生子的计划,他在这一方面也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两个人在一起这么久,他从未向她提过这方面的打算。
但她敏锐地察觉到男友的想法似乎在爷爷去世后有所改变。
江叔叔和陈阿姨都六十过半,虽说他们每次见到关一禾都满脸喜爱,绝口不提二人未来的规划,但这世上像关一禾父母的又有几对呢?她爸妈任由她,不也是因为她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心头肉,又了解她的性格所以才随她去的吗?
况且陈慕江的哥哥,江意陈,她认识他也快叁年了,哥哥似乎依旧没从未婚妻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始终单身,整个人清心寡欲。估计近五年之内,抱孙子这事儿指望不上他了。
那么,延续后代的重任必然就放到了陈慕江身上。
陈慕江不像关一禾那么自我,从他无微不至照顾好每一个家人上就能看出,他对家庭是有责任感的,有把家庭规划在人生中的。即使他在和她谈恋爱的这两年多里,他从未提到过下一步,也只能说明他暂时不着急,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这个计划。
可在关一禾的人生规划里——至少保守近五年、宽裕到十年内,她没有任何想要成家并生育的欲望。
陈慕江之前的态度应该是可以等。
↑返回顶部↑
爷爷说,“可惜”。
可惜什么?她和陈慕江包括他的任何一位家人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众人就像是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一般,默契地回避了它。
但不代表关一禾不清楚陈慕江的爷爷在可惜什么。
——后代。
不同于年轻一代,老一辈的观念中,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是再正常不过、甚至必须要经历的人生大事。她和他谈了两年半的恋爱,都不用说双方的家人,连一开始不看好他们的路人和粉丝都开始频繁提到结婚或生小孩的事。
毕竟她和他,一个33岁,一个30岁,在大众的眼里,早就该考虑人生的下一步了。
对于无关人等的催婚,关一禾从不放在心上。而她的爸妈,一向是操控不了她的决定。至于陈慕江,早在刚开始恋爱时他就知道她暂时没有结婚生子的计划,他在这一方面也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两个人在一起这么久,他从未向她提过这方面的打算。
但她敏锐地察觉到男友的想法似乎在爷爷去世后有所改变。
江叔叔和陈阿姨都六十过半,虽说他们每次见到关一禾都满脸喜爱,绝口不提二人未来的规划,但这世上像关一禾父母的又有几对呢?她爸妈任由她,不也是因为她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心头肉,又了解她的性格所以才随她去的吗?
况且陈慕江的哥哥,江意陈,她认识他也快叁年了,哥哥似乎依旧没从未婚妻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始终单身,整个人清心寡欲。估计近五年之内,抱孙子这事儿指望不上他了。
那么,延续后代的重任必然就放到了陈慕江身上。
陈慕江不像关一禾那么自我,从他无微不至照顾好每一个家人上就能看出,他对家庭是有责任感的,有把家庭规划在人生中的。即使他在和她谈恋爱的这两年多里,他从未提到过下一步,也只能说明他暂时不着急,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这个计划。
可在关一禾的人生规划里——至少保守近五年、宽裕到十年内,她没有任何想要成家并生育的欲望。
陈慕江之前的态度应该是可以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