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端和找了个位置坐下,轻轻撇嘴,面上发愁。

  古人的办事效率吧,怎么说呢,分明通讯工具慢的要命,通讯手段也就哪几种,可在某种被称之为婚姻的大事上,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心照不宣,难以言喻的默契。

  “兄长难道没有发现近日来府上做客的人多了些吗?”端和想起这个就泄气。

  她是胤康帝唯一的堂妹,燕楚一字瑞王唯一的嫡女,也是为燕楚百姓寻来高寒作物的郡主。就算她其实并不想承认,可实际不论从那个方面看,在婚姻这件事上,她都是个香饽饽。

  这事儿上,她一点儿不输燕楚一半姑娘想嫁的端祀。

  端和叹气,虽说母亲不至于现在就把她嫁出去,可随着自己年岁渐长,北伐战事渐入佳境,燕楚国内气氛舒缓。瑞京的人也开始想起些有的没的,当年沉寂下去的人们也似乎翻起了脑中的账本,想起了她这个郡主。

  近日上门想结亲的人多了去,这哪是一个多了些能说清的,瑞京的人想的好,先定下来,等到她及笄后成婚。这是传统端和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自己觉得这几日母亲看她的眼神都不大对劲儿,而且母亲明显已经开始给她物色起了瑞京的贵公子,前几日还给她拿过来一个画册,让她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画册上是人像和背景介绍,还有祖宗三代剖析、府上人丁情况与家族病史,你能想到的那册子上基本都有,端和当时看的啧啧称奇。

  只是知道这册子是干嘛的后,端和当时就想去洗眼睛。

  若她真的是打小长在燕楚的小姐说不定就选了,画册里的公子事先已经被母亲挑了一部分,留下的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她作为一个半吊子古人,对这些东西真的是避如蛇蝎。

  遭不住,真的遭不住,端和觉得自己的心都皱出包子褶,愁成了酸菜包子。

  端祀被胞妹这声泛着愁怨的话点醒,也不用猜,脑子一转就懂了,顿时就明白了胞妹为什么要去宁江。不过他没有直接回一句好与不好,只是颇为公允地开口,“只是胞妹若是直说,怕是父亲母亲不会同意。”

  去宁江可不是小事儿,况且看胞妹这架势,怕是还得待个几年。

  端和闻言,面上愁怨当即消散,换成了一抹带着狡黠的笑,“此事就不劳烦兄长费心了,我已经书信一封找表舅哭诉,只是想借兄长之力将信赶紧送出去。”语毕,已经从袖中掏出一份信来递给端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