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朝天子第四折上(2 / 6)
苏敬则轻轻颔首,不紧不慢道:“想必是谢校尉已然得到了峻阳陵的兵力,只是不知……是哪位殿下已抵达了河南郡,准备动手了呢?”
“齐王殿下想要一个损失最小的方案,但……”谢徵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选择与他打哑谜,“草创时便仅有五万人的帝陵军历经数代沿革,如今仅有三万余人。即便是精兵,想来也不足以与赵王抗衡。”
“谢校尉定不下主意?”苏敬则微微笑着反问了一句,婉言推拒道,“只是这调兵遣将之事,自然还是谢校尉自己更为了解。”
“话虽如此,但我终究对洛都不甚了解。贸然定下计划,怕是于己不利。”谢徵略作沉思,又道,“其实并非问计,只是想知道一些或许有助于此的消息。”
“那么,还请允许我冒昧一问。”苏敬则也没有再顾左右而言他,问道,“不知那位殿下如今身在何处,手中兵力又如何?”
“主力尚在河内郡混淆视听,只是齐王殿下携数千精兵率先潜入此处与我会和。”
“其实以洛都中的情况,若只是打算拖住赵王,足够了。”苏敬则垂下眼眸色微沉,尚未全然淡去的笑意也因他的话语而带上了几分凛然之感,“我未曾出城时曾隐约听闻,赵王以天子龙体欠佳需要静养为名,将御驾迁入了城北的华林苑中着人看护。但他手中的主力,多半却仍旧扎营于城南宣阳门外。”
“苏少卿的消息倒是颇为灵通。”谢徵霍然一惊,不曾想到看似温雅无害的人会说出这样大胆的话语,“但这提议……”
“一点消息而已,流徽自有打探之法。”苏敬则默认了谢徵未曾说出口的话语,“毕竟如今天子威仪尚在,日后却是不好说了。只是谢校尉若觉得此事可行,还需说动齐王以宗室子弟的身份亲力亲为一番。”
“亲力亲为?”
“同样的事情,由宗室做便是‘匡扶正统’,但若由谢校尉这般身份来做,无论在哪一位的眼里,却都是乱臣贼子了。”苏敬则言及此处时,不由得屈起手指抚了抚一旁细颈瓷瓶中略显干枯的梅枝,“这终究只是提议,谢校尉于公于私,都应谨慎考虑。”
谢徵暗自斟酌了一番,亦是觉得或有奇效:“苏少卿既已陈明利害,我自当告知于齐王殿下以做商讨。”
“不知可否再问谢校尉一事?”
“但说无妨。”
“谢校尉……为何偏偏选择了齐王呢?”
↑返回顶部↑
“齐王殿下想要一个损失最小的方案,但……”谢徵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选择与他打哑谜,“草创时便仅有五万人的帝陵军历经数代沿革,如今仅有三万余人。即便是精兵,想来也不足以与赵王抗衡。”
“谢校尉定不下主意?”苏敬则微微笑着反问了一句,婉言推拒道,“只是这调兵遣将之事,自然还是谢校尉自己更为了解。”
“话虽如此,但我终究对洛都不甚了解。贸然定下计划,怕是于己不利。”谢徵略作沉思,又道,“其实并非问计,只是想知道一些或许有助于此的消息。”
“那么,还请允许我冒昧一问。”苏敬则也没有再顾左右而言他,问道,“不知那位殿下如今身在何处,手中兵力又如何?”
“主力尚在河内郡混淆视听,只是齐王殿下携数千精兵率先潜入此处与我会和。”
“其实以洛都中的情况,若只是打算拖住赵王,足够了。”苏敬则垂下眼眸色微沉,尚未全然淡去的笑意也因他的话语而带上了几分凛然之感,“我未曾出城时曾隐约听闻,赵王以天子龙体欠佳需要静养为名,将御驾迁入了城北的华林苑中着人看护。但他手中的主力,多半却仍旧扎营于城南宣阳门外。”
“苏少卿的消息倒是颇为灵通。”谢徵霍然一惊,不曾想到看似温雅无害的人会说出这样大胆的话语,“但这提议……”
“一点消息而已,流徽自有打探之法。”苏敬则默认了谢徵未曾说出口的话语,“毕竟如今天子威仪尚在,日后却是不好说了。只是谢校尉若觉得此事可行,还需说动齐王以宗室子弟的身份亲力亲为一番。”
“亲力亲为?”
“同样的事情,由宗室做便是‘匡扶正统’,但若由谢校尉这般身份来做,无论在哪一位的眼里,却都是乱臣贼子了。”苏敬则言及此处时,不由得屈起手指抚了抚一旁细颈瓷瓶中略显干枯的梅枝,“这终究只是提议,谢校尉于公于私,都应谨慎考虑。”
谢徵暗自斟酌了一番,亦是觉得或有奇效:“苏少卿既已陈明利害,我自当告知于齐王殿下以做商讨。”
“不知可否再问谢校尉一事?”
“但说无妨。”
“谢校尉……为何偏偏选择了齐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