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天子第三折上(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皆是沉默地走着,却是沈砚卿率先开了口:“他留在了此处?”

  谢徵循着他的目光抬眼看去,正见得几人擎着三两件文人雅士寻常的随身之物向着一处营帐走去。

  “不错,毕竟这等时候,随意放人离开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谢徵颔首应道,“更何况我也很好奇,能够让长缨敢于托付此等大事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若是担心他会危及于你,那大可不必。”沈砚卿偏过头来带着些许明了的笑意瞥了谢徵一眼,“洛都的权贵望族尚且是纷飞四散自顾不暇,何况无权无势之人呢?”

  “此言在理。”谢徵仍是遥遥地望着那个方向,忽而一笑,“不过……你们文人的所谓雅好,都是如此别致么?”

  沈砚卿定睛看去,正见苏敬则手中捧着一只细颈天青色瓷瓶,微微垂眸默然地随着那几名士卒向着营帐的方向走去,似乎并未察觉到他们二人的目光。

  那瓶中斜斜插着的却是一枝已有些许枯萎之色的梅,枝头原本应是团簇的花朵不知被什么利器齐齐地削得七零八落,残存的花瓣之上似又点缀着难以辨别的深色。

  “谁知道呢?”沈砚卿牵了牵唇角,瞥见谢徵这副若有所思的迷惑模样,便调侃道,“别看了,人都走了。谢小将军对此当真是颇为上心呢。”

  “还不是因为长缨……”谢徵抿了抿唇,没有再说下去,“走吧。”

  “我记得即便是谢氏仍在之时,你也因为随谢将军去军中历练,甚少与她见面。”沈砚卿不紧不慢地跟上了他的脚步,笑道,“想不到感情如此深厚。”

  “莫忘了她也算是你的师妹,那时我回到洛都府中之时,自然常常碰见父亲教授她剑术。何况……”谢徵说到此处,不由得略微顿了顿,低声道,“我毕竟没能做一个称职的兄长。洛阳宫忌惮白虎符的下落而又不知长缨未死,因而这些年来至少不会让我在并州遇险,但她的处境想来却是不同。”

  “这到底并非人力所能逆转之事。”沈砚卿沉默了片刻,颇有些无奈地轻笑,“正如这些年来,哪怕是短暂的幻梦,我似乎也总是在错过。”

  谢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眺望之时,却见营地的辕门已近在眼前。

  “谢小将军且回吧。”沈砚卿亦是瞥了一眼辕门的方向,抬手示意谢徵不必再送,而他此刻也已然恢复了平日里慵懒随性的语调,“待诸事尘埃落定后,若还有机会,我便邀你来共醉一场。”

  “好,一言为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