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御街行第四折下(4 / 4)
“长秋宫的那点敏锐早在这些年被磨平了,何况近日里她可谓是‘高歌猛进’,哪里还会想到这么多?”那人说罢淡淡一哂,“在如今的她看来,平息殿中禁卫贰心最好的方法,便是将一切的源头‘处理’掉,断然查不到您的头上——再者,我的计策,赵王殿下还不放心么?”
“岂敢?”赵王对此人似是颇为恭敬,他如今虽年事已高,透着暮年混浊之气的目光却偶尔仍是会迸出些许莫测的寒芒,好似在奋力攫取着什么,“阁下能在此时亲临洛都,本王甚是欣慰。有您在侧,大事必成。”
“殿下过誉了。”尽管此刻的两人姿态近乎于平级相见,那人仍旧是微微欠了欠身,以示尊敬,“殿下与我本就是同声相应,值此关键之时我理当与殿下共谋进退。只是还望事成之后,殿下莫要忘记此前的承诺。”
“本王向来一诺千金。”赵王面上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心下却是不觉冷笑,他顿了顿,又问道,“今晚廷尉寺之事原本不必劳烦阁下的人动手,故而本王到底有些过于不去罢了。”
“殿下此言差矣。”那人微微冷笑,“我对皇家的内务并无太多兴趣,不过是打算借此敲打一番某些心怀不轨之人罢了。”
“哦?”赵王不由得略微扬了扬声,故作疑惑道,“本王原以为,阁下的行踪足够隐秘。”
那人摇了摇头,冷声道:“与此无关……隐患早已有之,只不过事到如今才发挥完最后些许用处罢了。殿下大可放心,绝不会对您的计划有所妨碍。”
赵王听得此言,方才赞许道:“如此甚好。”
……
原本清亮微冷的月光洒落在金墉城古旧破败的亭台楼阁之间,便也平添了几分萧索与凄惶。那月光落在高堂蒙尘的明镜之上,折出冷冷的光来,宛如一只阴恻恻的眼,正居高临下、悄无声息地窥视着什么。
小黄门一手抱着一只药坛子,一手打着灯走在金墉城幽长的巷道之上。在灯笼光芒所不可及的前路之上,巷道的青砖沐浴着黯淡的月光,化作一片阴森的惨白之色。
而金墉城中最为宏伟的永昌宫之中,襁褓中的孩童在连日的疾病与流离之中断了最后一丝声息,脆弱的生命短暂得不及犯下任何罪孽。
此时,他贵为太子侧妃的母亲早已在迁入金墉城的第一日,便连同太子生母顾氏被秘密缢死在了某处几近倾颓的废殿之中。而他的父亲对这一切皆是束手无策。
一片寂静的夜色之中,似有子夜的钟声次第响起。
这是兴平八年的十一月二十四,丁亥日。寒冬已至,夜风吹彻。 ↑返回顶部↑
“岂敢?”赵王对此人似是颇为恭敬,他如今虽年事已高,透着暮年混浊之气的目光却偶尔仍是会迸出些许莫测的寒芒,好似在奋力攫取着什么,“阁下能在此时亲临洛都,本王甚是欣慰。有您在侧,大事必成。”
“殿下过誉了。”尽管此刻的两人姿态近乎于平级相见,那人仍旧是微微欠了欠身,以示尊敬,“殿下与我本就是同声相应,值此关键之时我理当与殿下共谋进退。只是还望事成之后,殿下莫要忘记此前的承诺。”
“本王向来一诺千金。”赵王面上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心下却是不觉冷笑,他顿了顿,又问道,“今晚廷尉寺之事原本不必劳烦阁下的人动手,故而本王到底有些过于不去罢了。”
“殿下此言差矣。”那人微微冷笑,“我对皇家的内务并无太多兴趣,不过是打算借此敲打一番某些心怀不轨之人罢了。”
“哦?”赵王不由得略微扬了扬声,故作疑惑道,“本王原以为,阁下的行踪足够隐秘。”
那人摇了摇头,冷声道:“与此无关……隐患早已有之,只不过事到如今才发挥完最后些许用处罢了。殿下大可放心,绝不会对您的计划有所妨碍。”
赵王听得此言,方才赞许道:“如此甚好。”
……
原本清亮微冷的月光洒落在金墉城古旧破败的亭台楼阁之间,便也平添了几分萧索与凄惶。那月光落在高堂蒙尘的明镜之上,折出冷冷的光来,宛如一只阴恻恻的眼,正居高临下、悄无声息地窥视着什么。
小黄门一手抱着一只药坛子,一手打着灯走在金墉城幽长的巷道之上。在灯笼光芒所不可及的前路之上,巷道的青砖沐浴着黯淡的月光,化作一片阴森的惨白之色。
而金墉城中最为宏伟的永昌宫之中,襁褓中的孩童在连日的疾病与流离之中断了最后一丝声息,脆弱的生命短暂得不及犯下任何罪孽。
此时,他贵为太子侧妃的母亲早已在迁入金墉城的第一日,便连同太子生母顾氏被秘密缢死在了某处几近倾颓的废殿之中。而他的父亲对这一切皆是束手无策。
一片寂静的夜色之中,似有子夜的钟声次第响起。
这是兴平八年的十一月二十四,丁亥日。寒冬已至,夜风吹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