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 (五)(2 / 6)
“肯定不是,否则,老马也不止像被火烧了屁股一般,没等跟我喝上一顿,就跳起来走了!” 老徐想了想,非常认真的摇头。
“那就是有些奇怪了?”冯大器楞了楞,满脸困惑。
昨天“大侠”第一次出手,应该就是他和李若水、王希声三个被警察怀疑的那次。从枪声和尸体上的弹孔分析,那位“大侠,当时绝对是单枪匹马。而这种做事风格,像及了当初马汉三在河北组织的锄奸队。如果此人不是马汉三的手下,如今在南阳城内,还能是谁?!
“有什么好奇怪的,坏事做多了,肯定会遭报应!那些兵痞,早就该被收拾了。警察和宪兵都不愿意管,自然有人替咱们清理门户!” 老徐看了他一眼,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点评。
“的确应该清理门户!” 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无言反驳,相继点头。“不过,万一此人落到军统手里……”
“眼下南阳城内的盒子炮,没一千把,也有九百把,我就不信,军统能把所有盒子炮都收上去挨个做鉴定!” 老徐想了想,不屑地摇头。
‘盒子炮的确有一千把,但是能把盒子炮使得那么准的人,恐怕不会超过三十个。’ 冯大器也摇了摇头,然后在自己心中偷偷嘀咕。
能把盒子炮使到不用瞄准,就指哪打哪的,四十二军中,不会超过五个,其中一个,还是他本人。而其他几支面临裁撤的部队,神枪手也都有名有姓,只要耐下心来去打听,就不愁打听不到。
只是,其他几支部队军纪原本就非常一般,不应该有人看不惯兵痞的作为。至于四十二军这边……
正当他搜肠刮肚地琢磨,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枪法好到如此地步之时,忽然间,却又听老徐小声说道:“算了,不管此人是谁。千万别让军统找出来就好。咱们不管他,先解决你们三个的事情。我刚才的话,你们三个应该能听明白吧?别在继续烧四十二军这口冷灶了,能走就走吧!继续留在这里,即便孙总司令把你们安排到二十六路的其他几支部队去,你们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像以前那样痛快地打小鬼子!”
“这……” 虽然心里已经认同了老徐的观点,但是,听此人亲口说出来,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个,依旧难过得两眼发红。
“小李和大王你们两个,刚才跟我提起的几支部队,眼下对你们二人最合适的,其实就是第三十一集团军第十三军。当初在河北,这支部队就跟咱们二十六路并肩杀过鬼子。彼此算是知根知底。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嫡系中的嫡系,永远不会面临四十二军这种,用得到时被拉去去堵枪眼儿,用不到时就立刻裁撤的下场。” 忽然停止了指天骂地,老徐非常认真地,向李若水和王希声二人建议。
“嗯!” 李若水和王希声两个,先轻轻点头,然后又同时摇头,非常诚恳地解释道:“十三军自身条件,的确是很优厚。但是,想到要去做汤某人的部下,我们俩心里头就堵得慌!”
“是啊,台儿庄战役之时,他们分明早就赶到附近了,却一直在旁边看着,直到咱们跟矶谷廉介拼得两败俱伤,才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汤恩伯这个人么,就是这样。打仗时喜欢留一手,占起便宜来没够。但你们去了也是从团长或者营长做起,距离汤恩伯本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估计平时连他的面儿都见不上!”老徐倒是看得开,非常耐心地劝说。“并且,去了十三军,以后就是你们坐视别人打生打死,然后再决定是否冲出来捞便宜了。再也不会出现别人对你们见死不救的事!”
↑返回顶部↑
“那就是有些奇怪了?”冯大器楞了楞,满脸困惑。
昨天“大侠”第一次出手,应该就是他和李若水、王希声三个被警察怀疑的那次。从枪声和尸体上的弹孔分析,那位“大侠,当时绝对是单枪匹马。而这种做事风格,像及了当初马汉三在河北组织的锄奸队。如果此人不是马汉三的手下,如今在南阳城内,还能是谁?!
“有什么好奇怪的,坏事做多了,肯定会遭报应!那些兵痞,早就该被收拾了。警察和宪兵都不愿意管,自然有人替咱们清理门户!” 老徐看了他一眼,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点评。
“的确应该清理门户!” 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无言反驳,相继点头。“不过,万一此人落到军统手里……”
“眼下南阳城内的盒子炮,没一千把,也有九百把,我就不信,军统能把所有盒子炮都收上去挨个做鉴定!” 老徐想了想,不屑地摇头。
‘盒子炮的确有一千把,但是能把盒子炮使得那么准的人,恐怕不会超过三十个。’ 冯大器也摇了摇头,然后在自己心中偷偷嘀咕。
能把盒子炮使到不用瞄准,就指哪打哪的,四十二军中,不会超过五个,其中一个,还是他本人。而其他几支面临裁撤的部队,神枪手也都有名有姓,只要耐下心来去打听,就不愁打听不到。
只是,其他几支部队军纪原本就非常一般,不应该有人看不惯兵痞的作为。至于四十二军这边……
正当他搜肠刮肚地琢磨,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枪法好到如此地步之时,忽然间,却又听老徐小声说道:“算了,不管此人是谁。千万别让军统找出来就好。咱们不管他,先解决你们三个的事情。我刚才的话,你们三个应该能听明白吧?别在继续烧四十二军这口冷灶了,能走就走吧!继续留在这里,即便孙总司令把你们安排到二十六路的其他几支部队去,你们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像以前那样痛快地打小鬼子!”
“这……” 虽然心里已经认同了老徐的观点,但是,听此人亲口说出来,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个,依旧难过得两眼发红。
“小李和大王你们两个,刚才跟我提起的几支部队,眼下对你们二人最合适的,其实就是第三十一集团军第十三军。当初在河北,这支部队就跟咱们二十六路并肩杀过鬼子。彼此算是知根知底。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嫡系中的嫡系,永远不会面临四十二军这种,用得到时被拉去去堵枪眼儿,用不到时就立刻裁撤的下场。” 忽然停止了指天骂地,老徐非常认真地,向李若水和王希声二人建议。
“嗯!” 李若水和王希声两个,先轻轻点头,然后又同时摇头,非常诚恳地解释道:“十三军自身条件,的确是很优厚。但是,想到要去做汤某人的部下,我们俩心里头就堵得慌!”
“是啊,台儿庄战役之时,他们分明早就赶到附近了,却一直在旁边看着,直到咱们跟矶谷廉介拼得两败俱伤,才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汤恩伯这个人么,就是这样。打仗时喜欢留一手,占起便宜来没够。但你们去了也是从团长或者营长做起,距离汤恩伯本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估计平时连他的面儿都见不上!”老徐倒是看得开,非常耐心地劝说。“并且,去了十三军,以后就是你们坐视别人打生打死,然后再决定是否冲出来捞便宜了。再也不会出现别人对你们见死不救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