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语澹进京八年,还是第一次看见皇上启动灭人九族的权利。乱世才用重典,但是贪污*,兼并土地是乱世之先兆,皇上开头就杀了五百人夏语澹竟然也没有觉得皇上过分,只是特别留意了寿康长公主小女儿的大孙女,那位诺姐儿不姓杨。不过他们家依附杨氏而生,也没有逃过一劫。轮到了他们家诺姐儿这辈子,是充军的处置。

  诺姐儿那样的年华和样貌充了军,九成九是去当军营妓的。

  据说皇太孙出生之后,杨家就找了一批江南最貌美的歌姬生下一群女孩子,从小栽培,不断淘汰遴选出其中最出类拔萃者,期望于借助寿康长公主之力送到皇太孙的面前。那个诺姐儿,她自己也知道她的出生,她的一生就是为了勾引赵翊歆,成为皇太孙的女人而存在的,也不知道她到了军营她是什么的心情。

  寿康长公主心脏不好,她挺不下去,虽然皇上命太医院全力医治,还是没有熬过冬天就死了,死后追封寿康大长公主,陪葬定陵!

  ☆、第二百零五章 大旱

  常州杨氏被清算后,整个江南都乖顺了。

  之前钦差使团到达一地,总有令不行的时候,传唤某人,某人三五次都不到,毕竟江南背后势力复杂,谁的后台都不软,大家还以为这次是走个过场只抓一些小虾米交差就完事了,结果开头皇上就把自个儿妹夫砍了。比比后台,谁的后台比常州杨氏硬?皇上的亲妹妹,深受帝宠几十年的寿康长公主。

  等到了冬去春来,江南多出了二十万顷在册的耕地,释放了十万奴婢,追缴(大部分是抄家和赎罪银),共得一千多万两白银,不过银子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不是最大的,此行最大的意义是,天下的粮仓都被填满了。粮仓放着满满的粮食,即使皇上的作为激起了一些反对之声,那些反对之声也动摇不了国本。

  元兴三十四年四月论功行赏,二十几个官员都是升官,户部尚书戴远山擢升为内阁首辅,吏部右侍郎擢升为吏部尚书……郭步楼和韩书囡升神枢营副千户,温神念成了户部员外郎并且为何氏挣来一个诰命夫人。

  同年秋税,在全国各地新增的百处粮仓又被填满。元兴三十四年冬连着元兴三十五年春,江南无雪无雨,三分之一的地方正在经受旱灾,包括夏语澹小时候居住的和庆府的农庄。

  “今年我名下的农庄全部免租,告诉那些庄头,若是佃户们来借粮,免息借于他们。”夏语澹现在本身就是大地主,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放着,夏语澹不过问朝廷赈灾的情况,自己手上这点地,这点粮,这点人还是能做主的。又加之夏语澹在农庄长大,对这些事情也清楚,一条一条的嘱咐冯扑道:“若是佃户们借银子,也免息借于他们。还有派几个可靠的人下去查查那些庄头,若有欺上瞒下的,皆从严处置。”

  夏语澹说一句,冯扑应一声。大道理是很简单的那么几句,可是真正做起来,是治人,人有私心,人有惰性,人有贪婪,人难治,尤其是大旱的时候,人更难治,朝廷两年搂起来的钱粮像水一样的花出去,江南一带还是出现了几十万流民。在流民之中盛传,此次是皇上失德,才天降旱灾。

  不过明白的人也不少,若不是皇上这两年铁血执政,江南的流民就不是几十万,是几百万了。

  又过了几日,夏语澹进宫与皇后商量今年仲夏宴之事,虽然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干旱了,也影响不了宫廷和权爵之家正常的生活。

  每年都是这样,皇后对仲夏宴的安排没有异议,只是在末尾对夏语澹正式道:“本宫想向皇上上表,缩减后宫的开支用度,缩减下来的银子拿出去买米赈灾,太孙妃可要附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