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渊便又道:“大王好书道,怎么也得娶一位喜好相似的王妃。且,叔母又说,娶妻当娶贤。若是大王与王妃,能像圣人与皇后殿下那般,她便能安心了。”圣人与长孙皇后,那便是明君贤后的典范。虽说未必是他所认为的夫妇相和的楷模,但对于身为他们所出嫡幼子的晋王而言,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果然,李治神色微动,垂目叹道:“姑母说得很是。若能得一位像阿娘那般贤惠而又通书道的王妃,我便别无所求了。”他说罢,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人,双眸黯了黯,很快便又恢复了原状。

  贤妻爱妾,果真是大多数男子所追求的理想。崔渊自然很清楚,他必定想到了武二娘的寡妇身份。不过,就算武氏并非寡妇,以武家如今的境况以及武士彟当初的商人身份,她也不可能成为晋王妃。

  于是,崔渊又不着痕迹地宣扬了一番妻贤夫祸少、夫妇相得日子美好、内宅平顺万事皆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的道理。这才领着李治去见真定长公主,让他自己说说想要一位什么样的王妃。生来便是嫡出皇子,金尊玉贵地长大,怎么可能养成一个软弱可欺的性子?若说他是韬光养晦,避开两位过于咄咄逼人的兄长,他还更相信些。不过,闷得久了,便容易过度反弹,倒不如劝他多替自己做一做主得好。尤其日后当了太子,不仅需要仁善,还更须有主见,才能让圣人、皇后及群臣放心。

  当李治亲口说出他想娶一位什么样的王妃,真定长公主也流露出了满意之色,赞道:“咱们是嫡亲的姑侄,九郎在我面前还拘谨什么呢?虽说此话不好对阿兄、阿嫂说,但姑母必会让你如愿。连娶妻都不能娶个中意的,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因嫡亲姑母平阳长公主早已经过世,如今诸位长公主当中,李治、晋阳公主、衡山公主早便将真定长公主视为最亲近的姑母,便道:“有姑母替我着想,我便不会再觉得忐忑了。阿娘先前也同我说过,正在替我择妃。但我总有些担心,王妃会与我合不来。”

  “你只管放心。”真定长公主道,“不单我会帮你相看,丹阳、衡阳也都能帮着出主意。丽质(长乐公主)是你的嫡长姐,早便替你担心呢。有我们这些人把关,能荐到阿兄、阿嫂跟前的小娘子,必定是样样都如你意的。”

  得了这番保证,李治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了。

  真定长公主立即给丹阳长公主、衡阳长公主、长乐公主写了信,让她们心里也更多了几分底气。且不说旁的,那祁县王氏小娘子哪里通什么书道,便是同安大长公主夸赞她,也只说孝顺贤惠而已。单论这一条,她便妥妥的不能成为晋王妃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形形色色

  转眼便到了丹阳长公主设宴的日子。时值盛夏,气候炎热不堪。除了清晨深夜还稍有些凉意之外,其余时候,挂在碧空中的金乌都晒得视野之内皆是白花花、明晃晃一片。整座长安城仿佛都变成了一个大蒸笼,上百万人如同蒸饼,每天都被热气熏得汗流浃背。

  真定长公主素来苦夏,只能趁着早晨凉爽的时候,尽快登车出发。崔家女眷簇拥在内院门前相送,她环视众人,笑道:“你们且各自忙去罢。不过是去丹阳那里走一遭,晚上便家来了。”郑夫人也笑得十分慈爱,嘱咐崔蕙娘道:“王家晗娘、昐娘刚来,怕是有些不习惯。你这当阿姊的,可得好好照顾她们。”崔蕙娘的目光从李十三娘牵着的崔芝娘身上移了回来,微笑着满口答应了。

  小郑氏、清平郡主、王玫都注意到了她略有些黯然的神色,妯娌三个互相瞧了瞧。临出发了,王玫自是没有时间与她们再多说些什么。目送两位长辈登上厌翟车后,她便向她们告别,又殷殷嘱咐了晗娘、昐娘几句,这才牵着崔简、崔韧上了后头的翠盖朱轮车。

  李十三娘也颇为不适应这等热浪逼人的天气,有些恹恹地坐在冰盆边,饮了一口祛暑清热的凉茶:“方才怎么了?瞧着蕙娘似乎有些提不起劲头呢。”王玫接过丹娘递来的干净软巾,替崔简、崔韧擦去了额头上的汗,让他们喝了些凉茶补充水分,这才回道:“毕竟年纪还小。这些时日天天将她拘在家中,想是有些闷了。”

  李十三娘不由得笑了:“也是。阿家与我一向懒怠动弹,全然忘了小娘子们却是不惧这般大热的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