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没办法,手里实在没钱,虽然他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但也比不上有些勤工俭学的,现在他所有的经济来源还是靠着家里。父母没钱,他短时间内也没办法。

  可学费的问题总不可能没人理,他知道不能继续拖,也没那么脸去拖,只好干脆的给班主任说了一个期限,说第二天就交。

  当天,他抽空找了四个关系还算可以的同学,这个一百,那个五十的,凑了凑,其中有一个家里还算挺有钱,家里给办了张卡,生活费都还有三四千的余额,一下子问人家借了五百,用的也是和向班主任说的一样的理由。

  几个同学也没多问,很爽快的借给了他。算是这样勉强凑够了学费。

  之后的差不多有一个星期,父母总算打来了钱,一千两百块,一千让他还,剩下的两百是他接下来的生活费。

  这件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他用自认为不算丢人的“手段”勉强解决了这件事,又不让人知道他家里真实的情况,本来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可直到半个学期将近结束,他回家过寒假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却又再一次的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母亲依旧是一个人回家,带着如往一样的“病”,在火车站,大包小包的带了一堆,张延去帮忙提东西,两人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母亲便泪眼婆娑的开始哭诉起来。

  农村的人口地,家家户户按人来算,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时候,农村,农民,那就是要种地的,只是这几年因为国家政策等等影响,老家的庄稼地大部分都被收了。用来修路,高架桥,或者建厂之类,中间的具体情况张延是不了解的,比如说是彻底卖掉还是卖掉了多少年的使用权,这些他都是不清楚的。

  不过既然地被别人使用,相应的补助还是有的,母亲名下的庄稼地,地里还有两年前因为没种庄稼而改成种树的杨树,几十棵吧,说粗不粗,说细不细,但这些也不是重点,总之就是这片地的补助给了六万多块钱。

  六万多块钱,按照物价什么的来说,或许不算很多,但对他们家来说却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如果紧一点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把老家的破房子给翻新了。

  但是呢?

  现在说起来张延都有些气的想笑,他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是母亲在公交车上哭诉给他讲的,而母亲说她当时也不知道这件事,补贴的钱,是村里大队里的人直接联系的父亲,钱也是直接给的他。结果呢?撑死也就一个星期,家里除了父亲之外别人都还没见到这笔钱,就直接被父亲花了个一干二净。

  好家伙,在当时张延觉得五十块钱都可以稳稳当当过一个星期的时候,六万多块钱?一个星期?好吧他承认他目光短浅,不是大手花钱的料,六万多块钱,一个星期,只限制吃喝玩乐的前提下,在他周围的消费水平中,他都不知道怎样才能花完。

  母亲说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虽说声音没有特别大,但哭诉的模样,还是让车上很多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但当时张延却难得的没有不自在的感觉,反而怪异的有些平静,甚至有些想笑。

  真的,有点想笑,只不过当然不是什么开心的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