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3 / 7)
至于沈二小姐这事能不能办成,郑谦毫不担心。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今年不过十五岁,能有多少心机诡计?太子折在她手里,是因为对她没有真的重视。现在知道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就不用与她直面交锋对口舌了。哪个女子不怀春?哪个女子不想嫁给个好郎君?要想征服一个女子,最容易的,就是投其所好,要她的心!郑谦自信满满:别说他要找的人家都有出色的儿郎,就是他自己,人常说玉树临风,书生文雅,骗一个少女的情感,还不是手到擒来?
郑谦回到,禀告父母自己入了皇宫,得了太子的召见。郑谦的父母欣喜若狂,忙特意去办了些酒食,庆祝了一番。
太子把沈二小姐日后的结局定了,又觉得前途光明,只是去见太子妃时,心中再次焦躁:虽然每次自己都是拿太子妃撒气,但还不是得去干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强x!又想到那个为沈汶提供了借口的孙二小姐是太子妃的表妹,再次证明太子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来刑克自己的!
他觉得这次该让太子妃也跟着自己堵堵心,就让人去孙家提亲,要将孙二小姐纳为东宫小妾。孙家虽然不是特别愿意,可孙家怎么也算是太子妃的外家,该是太子阵营的。再说了,东宫的太子妃是孙二小姐的表姐,怎么也应照顾一二,终是同意了。
两个月后,孙二小姐被抬入东宫,东宫许久没有抬人,这次借着机会摆了个宴席,请众多东宫官吏和幕僚同庆。
太子妃笑着接受了孙二小姐的礼拜,还在太子招待宾客时,自己到洞房与孙二小姐亲密地说了好些“妹妹来了太好了,姐姐我一个人多寂寞。”“从此和妹妹做好姐妹”之类的话,让人给孙二小姐端了碗汤药,说是助她怀孕的补药。孙二小姐不知道太子妃在东宫的所作所为,以为太子妃是自己的表姐,真心对她好。再者,她家门低下,宫中没有依仗,屋里全是太子妃的人,怎么能不听话?就勉勉强强地喝了药,太子妃才笑着走了。
前朝武则天怀孕时,自己的异母姐姐进宫,竟然跟高宗眉来眼去,武则天让母亲强迫姐姐嫁了人,可她后来还不改悔,依然与高宗藕断丝连,武则天就让这个人永远消失了。后来,这位姐姐的女儿,也成了高宗的宠爱!母女共侍一夫?!武则天于宴席之上,公然毒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再推在了别人头上。太子妃觉得自己受了这么多委屈,好容易独占后宫,就是想要一个孩子,怎么能让表妹坏了事?表妹的父母既然没有拼命推掉这门亲事,就是送表妹来拆自己的台的,自己怎么对她,都是她自找的。况且,自己还没要了她的命,不过是一碗绝子汤,算是对她不错了。
太子从酒席上回来听说了,当场对孙二小姐破口大骂,骂她是个白痴蠢货。也许是触动了太子的隐伤,太子骂得格外刻毒。孙二小姐以泪洗面,身心俱创地过了洞房之夜。后面三个月,虽然太子有时来,孙二小姐自然是一直没有怀孕。孙二小姐又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了太子妃的手段,知道自己该是被下了药,怀孕无望了,从此抑郁不已,容颜很快老去。太子见孙二小姐变得枯萎,深感无趣,就不再过来了。孙二小姐对太子妃恨之入骨,从此东宫中又多了个日日盼太子妃怀不上孩子,不得好死的人……这些是后话。
至于建宁公府的这场事端,那些旁听到了此事的妇人们,巴不得太子不知道谁在旁边,一点也不敢对别人说起自己听到的什么“纳妾”云云,因为那样就要说起什么“借兵逼宫”这种事!其他旁观到此事的各家女眷,当时被惊吓得不浅。太子的带刀侍卫公然要行凶,这事肯定非同小可。后来东宫传出话来,说是和镇北侯家的女眷开玩笑,谁都看出是个遮掩的借口。太子的人对镇北侯的女眷都敢亮兵器,自家才几斤几两,更不能出头指三道四,结果许多人家甚至不说自己那天在建宁公府。
镇北侯府那边老夫人和杨氏等不明底细,只觉得这事关系沈湘沈汶的名节——谁家的女儿们会被侍卫围攻啊,当然不愿提起。沈湘和沈卓知道具体细节,更不能说什么。
三皇子那边,叶大公子和沈卓都一力要求三皇子不能出面告状,以免太子急了再干出别的事来。三皇子也知道自己除了把太子干掉,说什么都没有用。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此做,只好生闷气。
叶家清流少见地对此事没有揪着不放地攻击太子——叶中书可不想逼着太子现在动手。吕氏的臣子们也没有吱声——这件事嚷嚷开了,对太子可不是好事。
至于建宁公府,做得更是彻底:全家在庄子上继续住着,根本没回来,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管家出面把府第收拾干净,杏花开过,今年就闭了府。
于是这件发生在建宁公府杏花会上的血案竟然就悄么声地过去了,无人敢多加议论。
城外的四皇子,在事情发生几天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返回顶部↑
郑谦回到,禀告父母自己入了皇宫,得了太子的召见。郑谦的父母欣喜若狂,忙特意去办了些酒食,庆祝了一番。
太子把沈二小姐日后的结局定了,又觉得前途光明,只是去见太子妃时,心中再次焦躁:虽然每次自己都是拿太子妃撒气,但还不是得去干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强x!又想到那个为沈汶提供了借口的孙二小姐是太子妃的表妹,再次证明太子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来刑克自己的!
他觉得这次该让太子妃也跟着自己堵堵心,就让人去孙家提亲,要将孙二小姐纳为东宫小妾。孙家虽然不是特别愿意,可孙家怎么也算是太子妃的外家,该是太子阵营的。再说了,东宫的太子妃是孙二小姐的表姐,怎么也应照顾一二,终是同意了。
两个月后,孙二小姐被抬入东宫,东宫许久没有抬人,这次借着机会摆了个宴席,请众多东宫官吏和幕僚同庆。
太子妃笑着接受了孙二小姐的礼拜,还在太子招待宾客时,自己到洞房与孙二小姐亲密地说了好些“妹妹来了太好了,姐姐我一个人多寂寞。”“从此和妹妹做好姐妹”之类的话,让人给孙二小姐端了碗汤药,说是助她怀孕的补药。孙二小姐不知道太子妃在东宫的所作所为,以为太子妃是自己的表姐,真心对她好。再者,她家门低下,宫中没有依仗,屋里全是太子妃的人,怎么能不听话?就勉勉强强地喝了药,太子妃才笑着走了。
前朝武则天怀孕时,自己的异母姐姐进宫,竟然跟高宗眉来眼去,武则天让母亲强迫姐姐嫁了人,可她后来还不改悔,依然与高宗藕断丝连,武则天就让这个人永远消失了。后来,这位姐姐的女儿,也成了高宗的宠爱!母女共侍一夫?!武则天于宴席之上,公然毒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再推在了别人头上。太子妃觉得自己受了这么多委屈,好容易独占后宫,就是想要一个孩子,怎么能让表妹坏了事?表妹的父母既然没有拼命推掉这门亲事,就是送表妹来拆自己的台的,自己怎么对她,都是她自找的。况且,自己还没要了她的命,不过是一碗绝子汤,算是对她不错了。
太子从酒席上回来听说了,当场对孙二小姐破口大骂,骂她是个白痴蠢货。也许是触动了太子的隐伤,太子骂得格外刻毒。孙二小姐以泪洗面,身心俱创地过了洞房之夜。后面三个月,虽然太子有时来,孙二小姐自然是一直没有怀孕。孙二小姐又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了太子妃的手段,知道自己该是被下了药,怀孕无望了,从此抑郁不已,容颜很快老去。太子见孙二小姐变得枯萎,深感无趣,就不再过来了。孙二小姐对太子妃恨之入骨,从此东宫中又多了个日日盼太子妃怀不上孩子,不得好死的人……这些是后话。
至于建宁公府的这场事端,那些旁听到了此事的妇人们,巴不得太子不知道谁在旁边,一点也不敢对别人说起自己听到的什么“纳妾”云云,因为那样就要说起什么“借兵逼宫”这种事!其他旁观到此事的各家女眷,当时被惊吓得不浅。太子的带刀侍卫公然要行凶,这事肯定非同小可。后来东宫传出话来,说是和镇北侯家的女眷开玩笑,谁都看出是个遮掩的借口。太子的人对镇北侯的女眷都敢亮兵器,自家才几斤几两,更不能出头指三道四,结果许多人家甚至不说自己那天在建宁公府。
镇北侯府那边老夫人和杨氏等不明底细,只觉得这事关系沈湘沈汶的名节——谁家的女儿们会被侍卫围攻啊,当然不愿提起。沈湘和沈卓知道具体细节,更不能说什么。
三皇子那边,叶大公子和沈卓都一力要求三皇子不能出面告状,以免太子急了再干出别的事来。三皇子也知道自己除了把太子干掉,说什么都没有用。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此做,只好生闷气。
叶家清流少见地对此事没有揪着不放地攻击太子——叶中书可不想逼着太子现在动手。吕氏的臣子们也没有吱声——这件事嚷嚷开了,对太子可不是好事。
至于建宁公府,做得更是彻底:全家在庄子上继续住着,根本没回来,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管家出面把府第收拾干净,杏花开过,今年就闭了府。
于是这件发生在建宁公府杏花会上的血案竟然就悄么声地过去了,无人敢多加议论。
城外的四皇子,在事情发生几天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