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6 / 7)
最后,大家轮流讲笑话,直到东方发白,一夜过了,才分头去睡觉。
镇北侯那边,就热闹多了。兵将们闹哄哄地聚餐,镇北侯在中军宴请了高级的将领和军师幕僚。季文昭自然特别惹眼地到处与人搭讪交谈,勾肩搭背地和众多将领套近乎。“文静”的严公子坐在角落,有些“害羞”地躲在沈坚背后。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新来幕僚与沈督事很对脾气,已成挚友。宴后严氏也没有同众将官饮酒,随着沈坚去了中军料理些琐事。两个人进了沈坚的书房,关上了门,才第一次拥抱在了一起。
严氏哭了,这两年的日思夜想,这一路的艰辛,到此时真的与沈坚相拥,她觉得全是值得的。沈坚也流泪了,可同时又要警惕着外面的动静。这种提心吊胆更刺激了人的情感,两个人抱着抱着自然动情……
当夜,新来的严公子与沈督事“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最后宿在了沈督事的卧室……
----------------------
边关的年夜有些简陋,京城也没有热闹到哪里去。
已经三年灾荒,粮食短缺,以往街上那些小食摊点全没有了,只是过年时的风俗还在,京城里人们互送钟馗、门神。各处有些零星的赌场赌局,供那些还有余钱的人们试试手气,搏个彩头,预测一下明年的运气。平常人家凑合着准备些馄饨汤饼和宵夜,用彩纸剪出或者糊出点心果子的样子,供在香案上,图个好看和吉祥。
京城里最喧闹的地方算是在皇宫了。
除夕这天,皇宫里摆了场面,雇了几百人带着假面,穿着画出来的衣服,持金枪舞龙旗,装扮成金甲将军、门神、判官、土地、钟馗……从皇宫出发驱除鬼魅,一路歌舞过京城,到城门外转弯,算是埋了祟。
除夕的晚宴是一年中寥寥无几的家宴之一,皇帝和太子三皇子一席,后宫嫔妃另席。席上珍馐佳肴自是不缺。可今年的餐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皇帝从早上起来就觉得头疼,一直下意识地皱着眉头。按理说除夕时分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节,可皇帝却感到很烦。
最近没有任何让他高兴的事!各地的奏章全是在抱怨,没有新意!灾区都说饥民无粮尸横遍野之类的,要求朝廷运粮。不是灾区的地方,就是粮食短缺,实在没有粮食,无法运送!官员们要么攻讦他人贪污腐化,要么说别人诬告自己,要么推崇党羽,要么自我标榜……一个个的,能说出大天去,却谁都拿不出什么政绩!
皇帝知道太子趁着精简,换掉了一大批人,可是经过这一年半载,官吏混乱,户部也没有省下几个钱。明显是太子的眼光有问题,以权谋私。作为皇帝,他太理解太子的心机了:此时要笼络人脉,肯定要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只是这么干,不是在拆皇帝台吗?大灾之年,正是需要任用贤德清廉之人的时候,不然出现民乱可怎么办?皇帝认为太子辜负了他的信任!
可是皇帝真的没有精力去惩罚太子了。他不可能安排人对每个中下级官员核实政绩或者审查背景来坐实太子排斥异己,他顶多在朝政上对太子冷嘲热讽,打击一下太子的气焰,让太子平时不敢直视自己,算是维持住了自己的权威。
由于皇帝的强硬,每次太子见到他,对他至少态度恭顺。而另一个儿子三皇子,连这种虚伪的礼貌都没有,脸色上总是冷冷淡淡的,让皇帝看着就有气!
↑返回顶部↑
镇北侯那边,就热闹多了。兵将们闹哄哄地聚餐,镇北侯在中军宴请了高级的将领和军师幕僚。季文昭自然特别惹眼地到处与人搭讪交谈,勾肩搭背地和众多将领套近乎。“文静”的严公子坐在角落,有些“害羞”地躲在沈坚背后。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新来幕僚与沈督事很对脾气,已成挚友。宴后严氏也没有同众将官饮酒,随着沈坚去了中军料理些琐事。两个人进了沈坚的书房,关上了门,才第一次拥抱在了一起。
严氏哭了,这两年的日思夜想,这一路的艰辛,到此时真的与沈坚相拥,她觉得全是值得的。沈坚也流泪了,可同时又要警惕着外面的动静。这种提心吊胆更刺激了人的情感,两个人抱着抱着自然动情……
当夜,新来的严公子与沈督事“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最后宿在了沈督事的卧室……
----------------------
边关的年夜有些简陋,京城也没有热闹到哪里去。
已经三年灾荒,粮食短缺,以往街上那些小食摊点全没有了,只是过年时的风俗还在,京城里人们互送钟馗、门神。各处有些零星的赌场赌局,供那些还有余钱的人们试试手气,搏个彩头,预测一下明年的运气。平常人家凑合着准备些馄饨汤饼和宵夜,用彩纸剪出或者糊出点心果子的样子,供在香案上,图个好看和吉祥。
京城里最喧闹的地方算是在皇宫了。
除夕这天,皇宫里摆了场面,雇了几百人带着假面,穿着画出来的衣服,持金枪舞龙旗,装扮成金甲将军、门神、判官、土地、钟馗……从皇宫出发驱除鬼魅,一路歌舞过京城,到城门外转弯,算是埋了祟。
除夕的晚宴是一年中寥寥无几的家宴之一,皇帝和太子三皇子一席,后宫嫔妃另席。席上珍馐佳肴自是不缺。可今年的餐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皇帝从早上起来就觉得头疼,一直下意识地皱着眉头。按理说除夕时分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节,可皇帝却感到很烦。
最近没有任何让他高兴的事!各地的奏章全是在抱怨,没有新意!灾区都说饥民无粮尸横遍野之类的,要求朝廷运粮。不是灾区的地方,就是粮食短缺,实在没有粮食,无法运送!官员们要么攻讦他人贪污腐化,要么说别人诬告自己,要么推崇党羽,要么自我标榜……一个个的,能说出大天去,却谁都拿不出什么政绩!
皇帝知道太子趁着精简,换掉了一大批人,可是经过这一年半载,官吏混乱,户部也没有省下几个钱。明显是太子的眼光有问题,以权谋私。作为皇帝,他太理解太子的心机了:此时要笼络人脉,肯定要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只是这么干,不是在拆皇帝台吗?大灾之年,正是需要任用贤德清廉之人的时候,不然出现民乱可怎么办?皇帝认为太子辜负了他的信任!
可是皇帝真的没有精力去惩罚太子了。他不可能安排人对每个中下级官员核实政绩或者审查背景来坐实太子排斥异己,他顶多在朝政上对太子冷嘲热讽,打击一下太子的气焰,让太子平时不敢直视自己,算是维持住了自己的权威。
由于皇帝的强硬,每次太子见到他,对他至少态度恭顺。而另一个儿子三皇子,连这种虚伪的礼貌都没有,脸色上总是冷冷淡淡的,让皇帝看着就有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