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回到了临华宫,赵婳让人给三皇子洗澡换过干净的衣裳,又让他喝过了防感冒的姜汤,这才让宫女将他带到跟前来,眼睛直直的望着他,问他道:“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三皇子低着头不说话,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

  赵婳继续道:“我不是告诉过你,要好好读书,不要总是和四皇子出去玩吗,为什么不听话?”

  三皇子继续不说话,只是神情越发的黯然和委屈起来。

  赵婳看着,心里越发的有些来气。只是想到自己和儿子的感情裂缝,心有顾忌,却又不敢将气发泄出来。

  赵婳忍着生气,心中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放柔和了些许,然后拉着三皇子的手道:“旭儿,母妃是为你好。你既不占嫡也不占长,若是再不比别人努力几分,如何能在你的兄弟当中脱颖而出。”

  说着看着他的脸色,仍然没有缓和过来,便又问道:“你喜欢游船?”见三皇子不回答,又接着道:“下次母妃陪你一起去好不好,带上你的妹妹,我们一家三口去,母妃都没和旭儿去游过船呢。”

  若是没有前面的话,听到赵婳这样说,三皇子或许会很高兴。但如今听到,心情却淡了些,这算什么,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吗?

  赵婳又忍不住语重心长的道:“四皇子虽然是你弟弟,但他却是你徐庶母妃生的,母妃和你妹妹才是你最亲的人。旭儿,你要知道亲疏远别。”

  赵婳看着三皇子的表情越来越不好,知道再说下去,不仅不能令三皇子听进去,反而要起反抗心理,便也没有再多说,转而道:“好了,你现在去背诵昨天母妃布置给你的《史记》高祖本纪一篇,等晚膳过后母妃来检查,再给你讲解内容……”

  从回宫后,赵婳对三皇子功课的要求,就已经不止在四书五经了,她希望他还能熟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读史书,才能明国家兴替,知道治国道理。当然,三皇子现在的年纪还太小,太高深的治国道理和史书文章,他理解起来或许还有些吃力。但多读读多背背总是好的,读一遍不懂,多几遍也就多多少少能理解了,在加上有她从旁指导,她相信她的儿子会比任何一个皇子更适合那个位置,而她也会让皇帝相信的。

  皇帝厌恶她,却不会厌恶三皇子。而皇帝就算再重视嫡庶,也不能不为大齐的千秋基业着想,要是二皇子根本负担不起天下的重任,皇帝也绝对不会将大齐的基业交到他手上。

  而三皇子明显没有明白赵婳的苦心,他只知道,他又被迫着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他心里不高兴,甚至没有给赵婳行礼,直接低着头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而在另一边的玉福宫里,徐莺也是剥光了四皇子的衣裳,将他扔进了浴桶里,然后挽起袖子准备将四皇子搓干净。

  四皇子在浴桶里一边用手挡在自己下面,一边哇哇大叫,十分不满的道:“母妃,男女有别,我已经长大了,你能不能不要再随便脱我衣服,你将我看光光我会不好意思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