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大上海的小瘪三们(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秋玲放下使用不习惯的刀叉,说道:“你和我原来想象的很不一样。我知道这些年你没少给义勇军还有红军提供武器装备和财力物力,还有一二八时,听说你留下了遗书上前线亲督战事。上海新办的那个孤儿院也是你的,你竟然会收留流浪儿……”

  “他们是被我忽视的一道风景。其实,还是眉儿提醒了我,以前她就经常接济路边的小乞丐们,办孤儿院也是眉儿曾经的意思。

  那天,我看到路边有个擦皮鞋的小孩儿,好容易赚了几个铜板,买了几个烧饼,自己不吃,倒先给了路边两个小孩吃,那两个小孩中有一个躺在地上,身上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就盖着一张报纸,肋骨一根一根的,瘦的吓死人,似乎马上就要饿死了。身边走过一个贵妇,手里牵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少爷,另一只手上牵着一只肥的走不动路的狗,小少爷想把自己的零花钱给小乞丐,然而贵妇说道,儿子,给不过来的。

  我就过去擦皮鞋,我给了他十元钱,他抬头看着我说,先生,我没钱找您啊!我说不用找了,他却执意不肯,要求去我的府上做工来还,他说他什么都会,洗衣、做饭、扫地、看孩子、陪读,样样都来得。

  我看他才不过十岁左右的样子,问他的名字和父母,他说没有名字,也从没见过自己的爹娘。我问他,你买了烧饼先给那两个孩子吃,你自己不饿吗?他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说,饿,可我还饿不死,那两个孩子快饿死了。我问他,那两个孩子你认识吗?他说是他的朋友,他说,我们这些小瘪三别人都嫌,只能大家凑在一起。

  我就带他回去,真没想到,这孩子真是很能干,而且一点不偷懒,擦完玻璃扫地,尽心尽力。别的下人要人盯着不偷懒,这孩子得让人赶着休息会儿。和他一起择菜时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勤劳。他说,我以前在一个富商家里做工,那个老爷天天让我盯着有没有小白脸到姨太太屋里,太太让我盯着老爷有没有去妓院,老爷让我盯着老太太的钱。我帮老爷,太太打我,我帮太太,姨太太打我,我帮姨太太,老太太又打我,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就逃出来了。他说我们都对他太好了,他只有尽心尽力报答我们。

  教沈月眉读书时,他在一边看着,总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于是,就顺带着教他认字,他其实很聪明,学得很快,他一直陪着沈月眉念书呢,自己学会了然后不厌其烦地教给她。

  这孩子,流浪的时候,明天的饭在哪里都不知道,却能苦中作乐,小小年纪,无人教导,却心存善念,乐观向上。除了小三子,我再没见过这么真诚,这么朴实的孩子。”

  韩景轩扭头看着窗外,兵荒马乱的年代,动荡不安的上海滩,上层社会的人,养着姨太太和鸟,吃香的喝辣的,朱门酒肉臭,而很多人流落街头,无家可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的,韩景轩想。

  韩景轩往来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一个个嘴边挂着家国天下,千秋万代,造福百姓,其实呢,却早已没有了买块大饼先分给快饿死的伙伴的善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毒辣,为了麻痹自己,就抬高自己的境界,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长久和他们交际,韩景轩打心里厌恶。而这些小乞丐们,却互相照应着彼此,他们外表脏兮兮的,并不光鲜,内心却难得如此纯净。

  韩景轩不觉动情,说道:“有时侯我看着路边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孩子和老人,这是谁造的孽,我们军人连年战争造的孽!我们应该做的是赶走日本人,赶走外国人,让人们真正的安居乐业,大街上不该再有这些老人孩子!”

  秋玲看着韩景轩,笑着说道:“没想到,你一个富贵人家的大少爷,竟能明白底层人的苦难。”

  韩景轩看着秋玲笑了笑,说道:“我并非从小家境富有,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一般,有一段时间父亲生意失利,我们过着穷苦的日子,我还记得夏天时窗户破了洞,蚊子叮咬地厉害,母亲就用米浆将报纸糊在窗户上,那情景非常生动。秋玲,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你,你我能否撇开各自的身份,完全当做朋友来对话?”

  秋玲愣了一下,她看着对面韩景轩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没由来地心里咯噔一跳,他都晓得了吧,她没有根据,可就是不可避免地如此猜想。

  秋玲点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