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郦壬臣道:王上所言极是,所以联军想要赢,需要有人在其中搅弄风云,叫陈、蔡不敢投降于楚国,叫郑国搬出家底,全力支持,叫齐国愿意倾囊而战。只要战争能* 拖到仲夏后,联军便有赢面,中原可保,楚兵可退,此为臣之一策。

  为何是仲夏后?

  因为楚国的粟米一岁三熟,楚国又是全民皆战,全民皆兵,到粟米将熟之季,楚王必然回兵收粮,不敢耽搁农务大事。

  刘枢思量一瞬,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漏洞,但是郦壬臣不等她深想下去,就紧接着说:若能解眼前之急难,臣的第二策,就是拖慢楚国下一次进攻的时间。

  楚国急功近利,如何拖慢?

  郦壬臣道:臣在稷下学宫时,常听闻各国秘辛旧事,楚国军力虽强,但内政混淆,纲纪不明,外戚繁杂,拖累政务,楚王之叔敖发,自掌重兵,常有不臣之心,楚王又贪酒好色,与陈国王室曾有暧昧之私,纠缠不清如此种种,皆为楚国软肋,若派一谋士前去,从中离间,运作得当,可以图之!

  郦壬臣所说之法,刘枢大为赞同,没有人比她更明白,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一旦被挑破,那就不是两三年能摆平的事情了,到那时候,楚国哪里还有闲暇北上呢。

  至于臣的第三策便是劝谏王上的。郦壬臣垂首道。

  刘枢看向她,觉得她话里有话,劝谏我什么?

  郦壬臣道:常言道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王上深知,如今的天下已非昔日之天下了,九国和睦相处的世代,恐怕再难复现。从去岁开始,诸国交伐频仍,强则强,弱则亡,此为大争之世!

  刘枢颔首,肃然道:大争之世,当然国力至上,寡人如今急于锐意革新,任人唯能,量才授官,除旧布新,就是要定富国强兵之法,要立澄清不讳之制,就是为了等待将来,以应不测。

  王上能做这样的准备,臣就放心了。郦壬臣嘴边浮起一抹微笑,若您有十年,能做到吗?

  刘枢笑道:青霁小觑寡人矣,何须十年?五年足够。再有五年,汉必兴盛!

  好。郦壬臣的声音更加小了,小到几乎听不见,那便五年吧

  你在说什么?刘枢端详她表情,一丝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