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阵战(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奴在这里,恭贺殿下,先胜一场。”话音未落,杨思勖就有模有样地向着李杰抱拳一礼。

  面对这位老太监,李杰自然也不敢托大,连忙站起身来,还了一礼道:“刘大家客气,这都是诸位藩镇将军的功劳,小王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当不得大家一贺。”

  “王爷过谦了,若不是殿下贤德,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良臣猛将,愿意支持殿下呢?”

  “说到底,殿下是君,他们不过是臣;自古以来,君乃臣纲,他们初战告捷,自然也是殿下贤德所致。”

  只是一句话,杨思勖就抹杀了所有参与射猎之人的功劳;非但如此,他还上纲上线,刻意点出“君乃臣纲”,警戒诸位藩镇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意思很明显,他是借机告诉诸位藩镇将军,你们都是人臣,为人臣者,最好还是做好人臣的本分。

  可是,他的这番苦心,注定要付之东流了;李唐的天下,注定日薄西山,在这个时候,谁还会在意为臣,还是为君呢?

  即便朱璃没有来到这个时代,八年后,朱全忠也会推翻李唐,建立大梁;由此可见,大厦倾颓,并非一时一日之症、也非一人一将所致,李唐倾覆,早已大势所趋。

  现在,天下藩镇愿意坐在这里,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来参加春搜盛会,他们可不是为了响应李唐的号召,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在社稷崩溃、江山离乱到来之前,任何一位野心勃勃的藩镇,都想再为自己,捞取一份最后的政治资本。

  这才是数位藩镇大员,愿意啸聚长安,任凭老太监摆布的真正原因。

  杨思勖一言未尽,继而又立刻道:“我大唐高祖、太宗陛下,尽皆戎马一生;数百年来,我大唐能驱除鞑虏、保境安民,只因强大的武备力量,从未轻忽。”

  “卫者擅技、兵者擅阵、将者擅战,寿王殿下虽然赢得了射猎,值得恭贺,却并不能说明什么。”

  “射猎之争,乃是卫士技艺的比拼,寿王殿下的支持者,能够赢得射猎,也只能说明他们技高一筹罢了,仅此而已。”

  “然而,军强、则国威,卫士技艺的高超,并不代表军伍整体战力就强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