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3 / 7)
最近频频天现异象,唐泛刘健在内阁当众与万通冲突,这件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刘吉撕毁联名奏疏更是被传为笑柄,像这样的大事,即便与他们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但太子废立关乎社稷,内阁都闹成这样了,连怀恩也被外放南京,皇帝的态度却晦暗不明,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是忐忑不安,总希望能早点得知一丁点内幕消息,免得头上的天都变了,自己还惶惑不知。
所以一听这话,大家就纷纷看向贺轩。
贺轩却笑着摇摇头:“我也有多日未曾见到唐阁老了,更何况事关重大,就算见了面,他如何会与我说?”
众人一听也有道理,这种事情怎好到处乱说,不过唐泛的态度倒是明确的,从他跟万通针锋相对的情形来看,这位唐阁老八成是倒向太子那一边的,另外两位阁老,刘健与徐溥,应该也都是如此。
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而太子乃名正言顺的长君,又符合储君的一切标准,虽然慑于万党的威势,许多人都不敢明说,但心里无疑还是比较倾向太子的。
唐泛仗义执言,落万党威风之事一经传出,立时就让许多人拍案叫好,因为唐泛说的是他们不敢说的话,做的是他们不敢做的事,旁的不说,这份魄力与勇气,就足以令不少人佩服了。
不过贺轩话刚落音,边上便有人冷哼一声:“似唐泛那等沽名钓誉之辈,自然是不敢妄议天象的!”
谁这样不长眼,明知唐泛会过来,还说这等不识相的话?
大家循声一看,立时恍然。
原来是浙江清吏司郎中许邦,此人依附万党,自然对唐泛百般看不顺眼。
其他人不愿意招惹他,贺轩却不能保持沉默,他扬眉道:“何为沽名钓誉,还请许郎中明示!”
许邦斜眼看他:“那天内阁发生的事情早已传了出来,何人不知?他若真是大义凛然,何不堂堂正正为太子说话,结果却只会揪着外人不得轻易入文渊阁的规矩不放,不是沽名钓誉又是什么!”
其实这正是唐泛的高明之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万通根本就没有提到应不应该废立太子的问题,如果唐泛牵出太子,反倒是在引起无谓争执了,也容易落人口实。
结果到了许邦嘴里,唐泛却成了沽名钓誉,博取名声的小人了。
贺轩冷笑:“既然许郎中如此大义凛然,下回若有人对太子不利,还请你出来仗义执言才是!”
↑返回顶部↑
所以一听这话,大家就纷纷看向贺轩。
贺轩却笑着摇摇头:“我也有多日未曾见到唐阁老了,更何况事关重大,就算见了面,他如何会与我说?”
众人一听也有道理,这种事情怎好到处乱说,不过唐泛的态度倒是明确的,从他跟万通针锋相对的情形来看,这位唐阁老八成是倒向太子那一边的,另外两位阁老,刘健与徐溥,应该也都是如此。
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而太子乃名正言顺的长君,又符合储君的一切标准,虽然慑于万党的威势,许多人都不敢明说,但心里无疑还是比较倾向太子的。
唐泛仗义执言,落万党威风之事一经传出,立时就让许多人拍案叫好,因为唐泛说的是他们不敢说的话,做的是他们不敢做的事,旁的不说,这份魄力与勇气,就足以令不少人佩服了。
不过贺轩话刚落音,边上便有人冷哼一声:“似唐泛那等沽名钓誉之辈,自然是不敢妄议天象的!”
谁这样不长眼,明知唐泛会过来,还说这等不识相的话?
大家循声一看,立时恍然。
原来是浙江清吏司郎中许邦,此人依附万党,自然对唐泛百般看不顺眼。
其他人不愿意招惹他,贺轩却不能保持沉默,他扬眉道:“何为沽名钓誉,还请许郎中明示!”
许邦斜眼看他:“那天内阁发生的事情早已传了出来,何人不知?他若真是大义凛然,何不堂堂正正为太子说话,结果却只会揪着外人不得轻易入文渊阁的规矩不放,不是沽名钓誉又是什么!”
其实这正是唐泛的高明之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万通根本就没有提到应不应该废立太子的问题,如果唐泛牵出太子,反倒是在引起无谓争执了,也容易落人口实。
结果到了许邦嘴里,唐泛却成了沽名钓誉,博取名声的小人了。
贺轩冷笑:“既然许郎中如此大义凛然,下回若有人对太子不利,还请你出来仗义执言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