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朝堂捐输(2 / 2)
“周奎,你身为国丈地位尊崇,总该给大家做个表率吧。”崇祯第一个就将周奎叫了出来。昨日与周皇后的一番言语,后来又有太监来报说皇后召周奎入宫,崇祯心里就有了底,他认为周奎有了这番嘱托,自然要识相一些。等到国丈周奎做出表率,其他人也不好少捐输,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周奎没想到皇上第一个就问他,出来跪倒之后,他颤巍巍的说道:“微臣周奎叩见皇上,皇上命微臣捐输,臣自然不敢怠慢。只是家中最近频现事故,庄稼歉收商铺关门一时间也难以筹措足够资金,不过就算微臣不吃饭也要为国分忧。”
这么一大套说下来,崇祯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知道有这番话铺垫,周奎肯定是要少捐许多的。只是有昨天与周皇后的一番话,崇祯相信周奎也不会太过吝啬的,毕竟他的女儿是皇后,外孙是太子,也不能太说不过去了。
没想到周奎的回答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直接回答道:“臣就算散尽家财也要为国分忧,臣就捐五千两好了。”他颤巍巍的伸出了五个手指,此时他吝啬的毛病又犯了,非但自己原本的五千两银子不再拿出来,反而还吞了女儿给他的大半钱财。
崇祯闻言真想大骂你还能不能再无耻一些,富胜王侯的国丈散尽家财才拿出五千两白银,这说出去谁能相信。崇祯很想给他定个欺君之罪,可是周皇后贤良淑德,向来在后宫中任劳任怨,他又不好太过责罚。
环顾四周,崇祯发现官员们的眼中都有一分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知道这次的事情恐怕不好办了。周奎的这份捐款等于定出了上限,其他人如果捐输得少一点也有得说,毕竟国丈才捐了五千两,官员就算捐的再少崇祯也难以斥责。
想到自己灵机一动想到的好办法,却因为周奎而化为泡影,崇祯真有用刀砍死他的冲动。果然很快礼部右侍郎魏藻德上前说道:“臣家境贫寒,但为国效力乃是本分,臣捐输五百两白银。”其他东林党官员也都纷纷表示捐献钱款,不过数量都很少,最离谱的几个甚至要捐二十两,听得崇祯火冒三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大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老臣愿倾尽家资以助国用,臣认捐五万两白银。” ↑返回顶部↑
周奎没想到皇上第一个就问他,出来跪倒之后,他颤巍巍的说道:“微臣周奎叩见皇上,皇上命微臣捐输,臣自然不敢怠慢。只是家中最近频现事故,庄稼歉收商铺关门一时间也难以筹措足够资金,不过就算微臣不吃饭也要为国分忧。”
这么一大套说下来,崇祯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知道有这番话铺垫,周奎肯定是要少捐许多的。只是有昨天与周皇后的一番话,崇祯相信周奎也不会太过吝啬的,毕竟他的女儿是皇后,外孙是太子,也不能太说不过去了。
没想到周奎的回答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直接回答道:“臣就算散尽家财也要为国分忧,臣就捐五千两好了。”他颤巍巍的伸出了五个手指,此时他吝啬的毛病又犯了,非但自己原本的五千两银子不再拿出来,反而还吞了女儿给他的大半钱财。
崇祯闻言真想大骂你还能不能再无耻一些,富胜王侯的国丈散尽家财才拿出五千两白银,这说出去谁能相信。崇祯很想给他定个欺君之罪,可是周皇后贤良淑德,向来在后宫中任劳任怨,他又不好太过责罚。
环顾四周,崇祯发现官员们的眼中都有一分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知道这次的事情恐怕不好办了。周奎的这份捐款等于定出了上限,其他人如果捐输得少一点也有得说,毕竟国丈才捐了五千两,官员就算捐的再少崇祯也难以斥责。
想到自己灵机一动想到的好办法,却因为周奎而化为泡影,崇祯真有用刀砍死他的冲动。果然很快礼部右侍郎魏藻德上前说道:“臣家境贫寒,但为国效力乃是本分,臣捐输五百两白银。”其他东林党官员也都纷纷表示捐献钱款,不过数量都很少,最离谱的几个甚至要捐二十两,听得崇祯火冒三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大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老臣愿倾尽家资以助国用,臣认捐五万两白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