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开工动土(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物质保障辅以精神宣传和信仰塑造,那么人民自然会迸发出移山填海的伟力。

  大明有今日的强盛,能走到今天,用短短二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便比原时空的大明强大如此之多,朱允炆从不认为是自己这个皇帝占了多大的功劳。

  他不会科技研发、更不会指挥打仗。

  何德何能到今天被天下人齐颂伟大、颂他万古一帝,光耀青史春秋。

  “奇迹是人民创造的,功劳只会属于人民,伟大也只属于人民。”

  这是朱允炆每逢新年向全国致贺词时都会说的一句话,在朱允炆的心里和嘴里,永远都将人民高举过头顶。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大明。

  有了这个伟大的国家。

  这一点上,朱允炆毫不脸红甚至底气十足拍着胸脯的敢说一句。

  朱棣再如何也比不上他!

  前者只能在青史留有一席之位,而绝不可能达到他朱允炆今日之地位。

  国内的动工建设很快就上了正轨,从定线之后,包括动迁当地百姓的工作都很快进行了妥善的处置,形势积极且一片大好,可国外的形式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印度还好,在萨娜的领导下,这些劳工也当的上一句任劳任怨,加之现在有了地瓜番薯之类的高产作物,填饱肚子可比以前容易的多,对比一下大明和之前的突厥贵族,压迫和剥削瞬间少了一大截,生活质量那也算得上是提高了不少。

  只有帖木儿汗国原土地,也就是撒马尔罕、喀布尔等地的抵触情绪比较大,金帐汗国更是掉链子,应招之人少之又少。

  这可惹得张辅很不开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