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津线的开通对于北京和平津两地的百姓来说那都是生活中一件极重要的新鲜事。

  因为皇帝老子已经亲身试验给出了他们一个详实的数据。

  三个时辰。

  只需要三个时辰,就可以从一地抵达另一地。

  而且这种输运,绝不因风雨的存在而止步不前,脱离了传统脚力、马力受制于特定环境下、天气下的局限性。

  这是最大的进步,代表着时代的交通运输能力变得更加先进和便捷。

  所有人都为之而开心,只有朱文奎有点小小的不高兴。

  因为北京的房价因此又飙涨了。

  很多的平津人一看有了这玩意,得,干脆直接涌进北京城里。

  平津彻底成为了附庸北京的一处巨大航运港口,不管有钱没钱的多数都搬向北京。

  有钱的图在北京住着舒适,生活所需应有尽有,便是想老家了,随时也可以回来走亲访友,而没钱的,干脆便是想着北京就业机会多。

  不过老话说得好,债多了不愁,自打朱文奎上任这北京知府以来,北京的房价不仅没降,还连着涨了三四轮,人朱文奎自己都麻木了。

  涨吧。

  果然,房价压根就不是人力可以控制下来的,也不是政府说要降就能压下去的,除非强行用政策干预的手段来粗暴干涉。

  朱文奎不是没向内阁写过这方面的提请草案,但无一例外被内阁否掉,压根不因其是大皇子而同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