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残忍的定论(2 / 3)
屈立峰自是不觉得的他是在赞美他,但还是说:“军令不可浪费粮食。”
“居然还有这么奇怪的规矩?”
屈立峰道:“军营中每一粒饭菜都是百姓辛苦种出来,运到军中给将士们的,将士们都满怀感恩的心接受。”
说着,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微黯:“都说兵马未行,粮草先行。然而一旦打起战来,军粮根本不够将士们吃,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夜里去山上打猎挖树根或者摘果子充饥,否则光是挨饿受冻,都会让将士们无法守卫疆土。”
“所以军令中才有不可浪费粮食一说吗?”
“因为饿极了的时候,一旦看到粮草,将士们都会饿红了眼,极易发生抢夺事件,或者因为饿极就拼命进食,撑坏肚子。所以将军才会立下这么一条军令,违令者将会受十鞭子。”
听到要受十鞭子如此重,杜秋玉只觉后背一阵火辣辣。他知道军营里用的鞭子通常都是又粗又长,专门用来拷打敌军的俘虏或者审问奸细的。
那种鞭子瞧着与平常用的无甚区别,可是只要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鞭子的编法是倒着来的,看起来就像是倒刺一般,抽在人身上,几下之后就可以拔下一层皮肉。再配合盐水或者辣椒水,没有几个壮汉能受得住。
他猛打了一个寒颤,更是觉得屈立峰这人太可怕,这么恐怖的事情,他可以面无表情没有一点情绪就说出来。
似是察觉他的想法,屈立峰冷讽一笑:“杜御史若是站在战场上,即便只是片刻,你就会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以残忍来定论,也无法用残忍来定论。”
杜秋玉哑然。
他如何听不出他在讽刺他生于金汤,不知人间疾苦,空有一副慈悲之心罢了。
诚然,对于他的悲痛杜秋玉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际遇截然不同,他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如同赵珩渊一般。不同于赵珩渊的是,种种的前程往事赵珩渊放下了,而屈立峰放不下,所以他变得偏激起来。
他又想到了最后一次见到赵珩渊的那一天,天色阴暗像是要下暴风雨一般。他浑身是伤,昏迷不醒,裹着斗篷被人扶着出来。后来他被安置在一座宅子里,每日由他派人去照料。
那时候的赵珩渊只要醒来都是看着窗口发呆,既不说话也不出去走动,直到他伤好,彻底离开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
“居然还有这么奇怪的规矩?”
屈立峰道:“军营中每一粒饭菜都是百姓辛苦种出来,运到军中给将士们的,将士们都满怀感恩的心接受。”
说着,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微黯:“都说兵马未行,粮草先行。然而一旦打起战来,军粮根本不够将士们吃,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夜里去山上打猎挖树根或者摘果子充饥,否则光是挨饿受冻,都会让将士们无法守卫疆土。”
“所以军令中才有不可浪费粮食一说吗?”
“因为饿极了的时候,一旦看到粮草,将士们都会饿红了眼,极易发生抢夺事件,或者因为饿极就拼命进食,撑坏肚子。所以将军才会立下这么一条军令,违令者将会受十鞭子。”
听到要受十鞭子如此重,杜秋玉只觉后背一阵火辣辣。他知道军营里用的鞭子通常都是又粗又长,专门用来拷打敌军的俘虏或者审问奸细的。
那种鞭子瞧着与平常用的无甚区别,可是只要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鞭子的编法是倒着来的,看起来就像是倒刺一般,抽在人身上,几下之后就可以拔下一层皮肉。再配合盐水或者辣椒水,没有几个壮汉能受得住。
他猛打了一个寒颤,更是觉得屈立峰这人太可怕,这么恐怖的事情,他可以面无表情没有一点情绪就说出来。
似是察觉他的想法,屈立峰冷讽一笑:“杜御史若是站在战场上,即便只是片刻,你就会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以残忍来定论,也无法用残忍来定论。”
杜秋玉哑然。
他如何听不出他在讽刺他生于金汤,不知人间疾苦,空有一副慈悲之心罢了。
诚然,对于他的悲痛杜秋玉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际遇截然不同,他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如同赵珩渊一般。不同于赵珩渊的是,种种的前程往事赵珩渊放下了,而屈立峰放不下,所以他变得偏激起来。
他又想到了最后一次见到赵珩渊的那一天,天色阴暗像是要下暴风雨一般。他浑身是伤,昏迷不醒,裹着斗篷被人扶着出来。后来他被安置在一座宅子里,每日由他派人去照料。
那时候的赵珩渊只要醒来都是看着窗口发呆,既不说话也不出去走动,直到他伤好,彻底离开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